据海关发布官微消息,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8月14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月9日数据,今年以来,非洲有13个国家报告了17541例猴痘病例,死亡517例,其中仅刚果(金)就报告了16789例猴痘病例,死亡511例。
9月14日,国家疾控局介绍,我国猴痘疫情目前保持较低流行水平,目前未发现通过呼吸道传播而感染的情况,相关部门正加快研发猴痘疫苗。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分为分支Ⅰ型和分支Ⅱ型。
近日,我国发现一起猴痘病毒Ⅰb亚分支聚集性疫情,传染源为1位外籍人员,有刚果(金)旅居史。发现疫情后,国家及浙江、广东、北京、天津等省(市)迅速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开展流调溯源、风险排查、病例诊治等工作,在密切接触者中陆续发现4例关联病例,均为亲密接触后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官方网站截图。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今天,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消息,近日,我国发现一起猴痘病毒Ib亚分支聚集性疫情,传染源为1位外籍人员,有刚果(金)旅居史。
14日,世界卫生组织自2022年7月以来第二次就猴痘疫情发出最高级别警报,引发公众关注。海关总署也于近日发布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提醒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
当地时间9月1日,菲律宾卫生部称,该国又发现3例新增猴痘病例,目前活跃病例总数达到8例。8月19日,菲律宾发现2024年以来首例猴痘确诊病例。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月9日,中国疾控中心通报,近日,我国发现一起猴痘病毒Ⅰb亚分支聚集性疫情,传染源为1位外籍人员,有刚果(金)旅居史。发现疫情后已开展流调溯源等工作,陆续发现4例关联病例,均为亲密接触后感染。相关病例以皮疹、疱疹等症状为主,症状较轻。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国际医学杂志《自然·通讯》上发表最新研究:首次鉴定出猴痘C.1.1新谱系。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C.1.1谱系的致病率、传染性未发生明显变化,猴痘在我国本土大流行可能性很低。李侗曾介绍,根据最新研究结果,C.1.
1月21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MVA株猴痘减毒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启动会在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召开,启动会围绕临床试验方案、临床现场操作要点和难点进行了充分的培训与讨论。
8月28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卢洪洲/刘映霞/杨扬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系统揭示了猴痘病毒Clade IIb的进化轨迹和特征,首次鉴定了新的C.1.1谱系。本次研究纳入了92例病例,56.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泽云报道:8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安基因”)自主研发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43401527),这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猴痘病毒检测产品。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达安基因”)自主研发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43401527),这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猴痘病毒检测产品。
■ 8月15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保护人民的健康安全,即日起,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头痛、背痛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 西安直飞越南河内、意大利米兰国际往返航班将于近期陆续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