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京剧的诞生 第一章 京剧的诞生 第一节 四大徽班进京 京剧初兴 所谓四大徽班,是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来京为高宗弘历八十寿辰祝禧的三庆徽班,以及大约十年后陆续来京师的四喜、春台,和于嘉庆八年(1803)在京师成立的王府班和春徽班。
“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离不开百顺、韩家潭。”一句京城民谚,道出了西城与国粹京剧之间的关系。二百多年前,为庆祝乾隆皇帝八旬寿辰,扬州盐商组织三庆徽班进京演出,诸多徽班紧随其后,陆续到京,最终形成了“四大徽班进京”的盛况。
京剧诞生在北京,叫做京剧,原创剧目在北京形成,黄梅戏诞生在湖北省黄梅县叫做黄梅戏,原创剧本在湖北省黄州府形成,原创剧目源自湖北黄冈各县真人真事改编和湖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改编而成,原创传统剧目中“36大本,72小本”中大本戏以黄梅县居多,小本戏以广济居多。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种类中影响力最大的剧种,是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是中国的国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说起京剧,人们自然想到北京城。实际上,真正促动京剧发展为中国国粹之一的力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广泛传播。
来源:【湖南日报】提起会馆,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北京的湖广会馆。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是无数湖广志士的出没之地和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著名相声团体德云社的演出剧场长期设在这里,也加大了它的网络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