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䧿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山海经》原文。从西往东:第一座山招摇山,山上有很多桂树,又有很多金玉,长有一种草叫祝余,长有一种树叫迷毂,有一种兽叫狌狌,长着白色的耳朵,既能爬行也能如人般直立行走,吃了这种兽会使人“善走”,健步如飞。
山海经作者:无 《山海经》自古号称奇书,自战国至汉初成书至今,公认是一部奇书。书中所记神灵四百五十多个,个个奇形怪状,神通广大。记载了约四十多个方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它是现存的保存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堪称中国上古神话的宝库。
每个中国人幼年时期的神话启蒙几乎都是从这些故事开始的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处那就是《山海经》”近年来从《三生三世》中的青丘九尾狐到《长城》中的饕餮这些电影元素都无不取材于《山海经》那么《山海经》这本旷世奇书讲了些什么呢?
《山海经》,一本先秦典籍,大家都听说过。相信大多数人只知道《山海经》是一本神话故事书。实际上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包含了历史、神话、宗教、天文、地理、民俗、民族、物产、医药等等,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地理人文志。
千古奇书《山海经》中记录了众多奇特的上古生物,而其中描述第一个神兽就让无数的学者争论了数千年。《山海经》中第一卷《南山经》的第一篇中,记录了在南山山脉起点“鹊山”的第一座山“招摇山”上有一种奇特的生物: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说明>南山经第一>西山经第二>北山经第三>东山经第四>中山经第五>海外南经第六>海外西经第七>海外北经第八>海外东经第九>海内南经第十>海内西经第十一>海内北经第十二>海内东经第十三>大荒东经第十四>大荒南经第十五>大荒西经第十六>大荒北经第十七>海内经第十八>西汉刘秀《上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