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12日,由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同举办的“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举行,共有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参与活动,凉州攻鼓子受邀参演。
2月10日,记者从武威文旅部门获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凉州攻鼓子”将于近日在北京亮相,参加“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元宵节专场活动。“凉州攻鼓子”是武威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之一,以“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的独特技法闻名,鼓点有力,阵势多变。
中国甘肃网8月22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振国)8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开幕,国家级非遗凉州攻鼓子在艺术季精彩亮相。
12月26日晚,武威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凉州攻鼓子受邀参加“陇原儿女心向党”——甘肃省2024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年度汇演。演出现场在舞台上,凉州攻鼓子的舞者们展现出浑厚而豪迈的舞姿,传递出浓烈的西部特色。他们带来的表演威武雄壮、粗犷豪放,让观众们目不转睛,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央视网消息:“咚咚锵,咚咚锵……”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甘肃武威的大街小巷被欢快激昂的锣鼓声唤醒,一场盛大的蛇年社火热闹开场。上午9时许,社火队伍集结完毕,整装待发。现场彩旗飘扬,热闹非凡,人们怀揣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早早地来到街道两旁,占据最佳观赏位置。
黑衣白扣的舞者,头戴黑幞帽,左右两侧缀有野雉翎,帽两边以红色纸花装饰,袖口和裤脚扎成灯笼状,舞者一起势,袖子和裤子被风灌满,折扇样的纸扎花一开一合,一种奇异的粗犷美冲击视觉,老一辈武威人称其为“黑旋风”。这是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攻鼓子的表演现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应妮)2月11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同举办了“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元宵节专场活动。来自北京、山西、浙江、陕西、四川、甘肃等地的非遗展演项目精彩上演,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元宵佳节。
过年,是热闹的庙会,是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是一场接一场令人目不暇接的民俗表演……乙巳元宵节,非遗里品年味、忆乡愁。 这是2月12日早上北京北顶娘娘庙前,白纸坊太狮表演现场。新华社记者李明辉 摄正月十五一早,春寒料峭。北京国家体育场南路人头攒动,马路牙子上挤得满满当当。
新武威客户端讯(记者王瑾 王炳智)2月12日元宵节当天,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场极具传统韵味的多彩民俗闹元宵活动热闹上演。中午时分,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凉州攻鼓子矫健亮相。一队身着黑衣、黑裤、黑靴、黑幞头的“武士”,在由轻至重、由缓至急的鼓声变化中起舞。
来源:【中国城市报】2月12日,表演者展示江苏直溪巨龙。中国城市报记者 全亚军摄2月12日,表演者进行白纸坊太狮表演。北京白纸坊太狮作为北派舞狮艺术的代表之一,以刚勇威猛、形神兼备而闻名。中国城市报记者 全亚军摄2月12日,表演者表演四川泸州雨坛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