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6月27日,山东树芽禽业有限公司工人在智能化鸡苗孵化车间为雏鸡注射疫苗。近年来,郯城县大力发展全自动智能化肉鸡产业链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经营模式,每年可出栏肉鸡7100多万只,产品畅销全国,产业链年产值达40多亿元,带动当地2000余名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临沂市兰山区一村庄利用当地政府提供的“沂蒙乡村振兴合伙人”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外部企业资金和科技人才,流转土地建设养殖大棚,以“集体+农户+企业+人才”的合作发展模式,建成了集喂料、饮水、通风、降温、光照以及鸡蛋收集、传输、分级为一体的全自动化鸡蛋生产系统,带动村民实现
大众网记者 王艳彩 临沂报道“经过山东农业大学彭院长和焦洪超教授的指导,我们公司的富硒、无抗鸡蛋市场反响非常好,订单越来越多,现在已经远销到江浙沪地区。我相信以后我们的蛋鸡养殖会越来越好!”山东云吉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晓辉自信满满地说道。
“三资清理”后的集体资产是一次性出售出租获利,还是想方设法给集体留下增收的“活水”?车庄村——“养鸡生蛋”激活集体收入“长流水”在临沂客户端讯6月17日上午,兰陵县大仲村镇车庄村车尚产业园,山东时彩雨投资有限公司预制菜企业的工人正在安装调试机器,准备投产。
多年寒窗,硕士终于毕业,很多人选择考事业编,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能浪费自己的学历,不是吗?但临沂市莒南县姑娘郁倩文却没有。郁倩文羡慕别人坐在办公室里,但她更享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如今,她在莒南老家经营农场已达5年之久,她说这是一份责任,一份让更多人吃到健康食品的责任。
2月20日,临沂郯城县郯城街道前小埠村的养鸡户张明田将135筐、4万枚、5000斤爱心鸡蛋,送到了郯城街道大院,卸完鸡蛋的张明田一边擦擦了额头上的汗水,一边说道:“我是一个养鸡的,家里有的是鸡蛋,往武汉送送不过去,送点给咱街道防控人员,烧碗鸡蛋汤喝喝,暖暖身子。”
在临沂客户端讯 孵化厂里一枚枚鸡蛋纷纷破壳,成为一只只毛茸茸的小鸡仔;现代化鸡舍里,肉鸡在恒温恒湿的“楼房”里茁壮成长,上料、喂水、调温、控湿等一键操作;一车车鸡粪运入有机肥厂,经过高温发酵变成价值不菲的高效生物有机肥……这些画面是山东绿洲农牧肉鸡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养鸡业的真实写照
中新网济南11月28日电 (孙婷婷)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山东立足优势资源,面向市场需求,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该省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挑致富“大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鲁网8月15日讯 (记者 杨成喜 时瑞雪 通讯员 闫贞)夏日的沙兰农场,碧绿的稻田一望无垠,众多白鹭在田间飞舞、觅食、休憩,恰如一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的夏日田园美景。土地整备用上了土地平地仪大暑前后的稻田,并无多少活计。
在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葛疃村,有一片占地15亩的养殖场,里面建着4个养鸡大棚,所养的鸡不是新品种,而是老品种:琅琊鸡。保种场内的琅琊鸡。琅琊鸡原产于胶南市南部与日照市东北部相连的沿海一带,主要分布在胶南、日照、五莲等地,经过劳动人民长期选育而成,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