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振华重工为中交疏浚集团建造的两艘30000方舱容等级耙吸挖泥船项目在振华启东海工举行铺龙骨仪式,标志着南通又有两艘疏浚利器正式开建。首制船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工交付,建成后该船也将成为我国自主研制的亚洲最大的耙吸挖泥船。
今天(2月15日),在江苏启东长江水域,我国首艘、自主研发全电驱拼装式深水环保绞吸挖泥船“浚澜”轮下水。据了解,“浚澜”轮总体设计体现“绿色、高效、智能、环保”的理念,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船体总长67米,宽11.
中国造船再创纪录。24日,国内首型、我国自主研制的1.5万立方米舱容双燃料动力耙吸挖泥船下水,标志着我国LNG动力耙吸挖泥船的研发、设计、建造一体化,填补了清洁能源挖泥船的空白。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同类船型,设计泥舱最大舱容1.7万立方米。
12月24日,由中交上航局投资、疏浚技术研究中心总包,振华重工建造的15000立方米舱容双燃料动力耙吸挖泥船“新海鲟”正式下水。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国内首艘采用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耙吸挖泥船,填补了我国LNG动力清洁能源耙吸挖泥船研发设计的空白。
近日,由中交上航局投资、振华重工承建的15000方舱容等级清洁能源动力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顺利完成LNG燃气动力试航,标志着国内首制、世界最大LNG清洁能源动力耙吸挖泥船的设计、建造、测试阶段圆满结束。
12月24日8时58分,15000立方米舱容量LNG动力耙吸挖泥船在江苏启东顺利下水,标志着该船陆上建造任务全面结束、水面建造任务全面开启。据悉,该船为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启东海工”)承建,是国内首型、全球最大的LNG清洁能源动力挖泥船。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从巨型双燃料发动机的问世,再到国产大飞机C929的迅速迭代,中国制造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这股风潮也延伸到了船舶制造领域——中国即将交付一艘亚太地区最大的耙吸挖泥船。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12月24日上午,全球最大、国内首艘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下水,这标志着我国LNG动力耙吸式挖泥船的研发设计建造填补了清洁能源挖泥船的空白。耙吸式挖泥船是疏浚施工船的一种,主要负责清挖水道与河川淤泥。
央视网消息:“走出去”“引进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天津的尖端制造业正在扬帆远航。由中交天津航道局制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就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港口建设、岛礁改造、河道疏浚做出着贡献。那么,“天鲲号”现在在哪儿?正在进行着怎样的作业呢?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9月19日,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中交上航局投资、振华重工承建的我国首艘、全球最大1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号顺利交付,成功开启我国LNG清洁能源在挖泥船上应用的序幕,标志着我国疏浚业在绿色、环
船上的绞车缓缓转动,甲板两侧的耙头和耙臂管先被吊起,后沉入水中,与船体舷侧的吸口连接。泥泵启动,水底的泥沙通过耙头沿着耙臂管被源源不断吸入船体腹部的泥舱……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一艘蓝色船体上标有“新海鲟”3个大字的挖泥船正在疏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