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也有人认为莫德尔是畏惧战后盟军的审判,所以才自尽的。莫德尔在二战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不起眼,他只是德军的一个军参谋长,但随着在波兰的勇猛表现,莫德尔升级为了中将,并在东线战场指挥第三装甲师,成为了第三装甲师的师长。
1914年,以德国为首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抓住了第2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国内的实力大增,军事经济等都有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英国和法国为首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坐不住了,他们认为新兴的国家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于是两个阵营不断的爆发小矛盾,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世界战争。
1941年12月中旬前,叶廖缅科在古北雪夫的一所军医院里疗伤。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战地指挥员,叶廖缅科上将将接管新组建的突击第四集团军,这是一支精锐部队,与近卫集团军类似,因此,享受着与近卫部队同样的特权。
沃尔特·莫德尔在将星云集的纳粹德国算得上是后起之秀,被称为“防御之狮”、“防御战术天才”。在众多擅长进攻的将领中,莫德尔显得尤为扎眼,因为他的军事才能是在防守中显现出的近乎天才的指挥和组织能力,数次担当了希特勒的“救火队员”,屡屡为第三帝国逆天改命,堪称纳粹德国的防守之盾。
他是二战中最让盟军头疼的纳粹名将,曾数次让盟军各大名将铩羽而归,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曾以几十万人,抵挡苏联百万大军,打败苏联军神朱可夫,因此被称为“防守大师”!他是二战最强的防御天才,多次为纳粹德国续命,但与全世界对抗,助纣为虐,最终下场凄惨。那么,他到底是谁?
在1943年爆发的库尔斯克会战中,莫德尔领导的德军第九集团军在北部的奥廖尔突出部附近和苏军打了一场防御战,在这场战役中莫德尔充分发挥了自身的防御天才,在奥廖尔这个三面突出的地区复刻了曾经勒热夫绞肉战的奇迹,面临苏军数倍兵力和武器装备的优势,德军依然消灭了50万苏军,可以说库尔斯
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的装甲突击直到17日才展但组织工作却是一团糟,最具代表性的是雀亨斯陶芬装甲师的经历:该部曾短暂地划给党卫队第I装甲军节制、可惜第1军的军长根本没空理会他们,师长西尔维斯特 ·施塔德勒Sylvester Stadler)发了半天的呆,然后又调回给了党卫队第2装甲军,他们的炮兵团临时或给了第277国利民掷弹兵师。
1943年夏季,当希特勒决定在库尔斯克对苏军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5月份。按照曼施坦因最开始的构想,5月份的时候苏军的防御阵地还没修好,援兵也尚未全部到达,尤其是装甲部队还没补充到位,正是发起进攻的好时候。
1945年4月21日,德国元帅、西线总司令莫德尔在一片森林中自杀了,当时他对部下是这样说的:我作为一名元帅,出于对祖国胜利的信念,我必须对成千上万名丧生的战士负责,我无法想象自己现在应该走出这片林子,去找蒙哥马利或美国人,双手高举的同时还要说:莫德尔元帅在这里,我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