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商家在网络上售卖“将共享充电宝据为己有”教程,甚至有商家称可以多次实施此行为,然后再将私占的共享充电宝售出“回本”。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商家宣称所谓教程,实际是利用了共享充电宝平台对客户的信任,并将其转换为系统漏洞,以此牟利。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袁京共享充电宝解决了人们外出时对于手机的“电量焦虑”。然而,随着用户规模及使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共享充电宝价格贵、好借不好还、归还后仍计费等问题也成了消费者吐槽的“痛点”,充电宝“刺客”成了热议话题。那么,被共享充电宝的侵害的用户应如何维权呢?
对此,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郭永发律师表示,街电的做法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充电宝无法成功归还或系统显示成功归还后仍在计费,说明街电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存在技术缺陷,其应当核实并积极改进产品,提升服务质量,退还向消费者收取的不合理费用,而不是由客服进行自相矛盾的推诿。”
共享充电宝解决了人们外出时对于手机的“电量焦虑”。然而,随着用户规模及使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共享充电宝价格贵、好借不好还、归还后仍计费等问题也成了消费者吐槽的“痛点”,充电宝“刺客”成了热议话题。那么,被共享充电宝侵害的用户应如何维权呢?
随着智能手机在现代人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共享充电宝在人们外出手机没电时,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如此便利的小东西背后,也存在着共享充电宝公司和合作商户之间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导致“断电”“撤柜”等纠纷时有发生。
来源:经济日报 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方式是用电子合同推送的,在这种模式下,怎么收费由商家说了算,消费者没有讨价还价权。眼下行业的加速回暖,正是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好机会。想在胶着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也许就看谁先能打破所谓的“行业惯例”。随着线下消费恢复,共享充电宝的生意也跟着好起来。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当代人的安全感,来自满格的手机电量。为了应对出门在外手机没电“寸步难行”的尴尬情况,共享充电宝逐渐普及,遍布大街小巷。然而,无故扣费、归还难、充电慢、价格贵等问题逐渐显现,被网友戏称为“钱包刺客”。
7月8日,昔日共享充电宝一哥——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被深圳市中级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天眼查执行详情显示,此次被执行标的金额8875.88万元,执行申请由来电科技的供应商——威海摩乐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