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洪敬谱记者15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核心部件——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在合肥完成重大突破,成功解决“一根线”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完全国产化。图为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1月7日,封面新闻记者从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我国最新的自主可控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夸父 KF C72-300)已在近期发布的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运行。
中新社合肥12月24日电 (记者 赵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24日在安徽合肥透露,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超1800万人次。本源量子团队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机(资料图)。
界面新闻记者 | 彭新界面新闻编辑 | 近日,量子创业公司量旋科技发布了多款产品,包括超导量子芯片“少微”、量子芯片EDA软件“天乙”和超导量子测控系统“织女星”,分别覆盖量子计算的芯片产品、设计软件和测控系统环节。
本报合肥电 (记者徐靖)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及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悉:近日,中国首条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启动升级扩建。自主量子芯片生产、整机组装等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核心环节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超导量子计算机自主制造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