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昨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北京城市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报告。该报告显示,2006年至2022年的17年间,北京各年龄段人群的体质健康状况稳定。不过,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尿酸、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等心脑血管慢性病相关指标仍需加强。
◎方留民众所周知,上夜班对身体有害,而最近一项新的研究又发现,上夜班对男性的健康影响尤其严重。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实验发现,雄性老鼠暴露在不正常的昼夜循环中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从基因活性到肠道菌群再到血压,一切都不正常了。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女性老人的生活能力、主观幸福感显著优于男性;与老伴或者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健康状况好于独居老人......10月24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在第八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上,发布了《北京市老年健康研究报告》。
10月28日是第25个中国男性健康日,主题为“人口发展高质量,男性健康全周期”。由于生理差异、社会分工和个人生活等多方面因素,男性群体的健康状况在一些方面不及女性群体。“很多时候,社会和家庭赋予了男性‘坚强’‘强壮’的标签和‘顶梁柱’的身份,其实很多时候男性健康也需要关心。
据健康时报消息,众所周知,“适度运动对健康有益”,然而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女性在参与运动的程度上似乎不如男性积极。不过,日前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在运动带来的健康益处上,女性实际拥有更大的优势,她们以较少的努力就能获得更显著的健康益处!
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3月4日发表题为《更平等,更健康》的文章。文章称,1931年,西班牙议员罗伯托·诺沃亚在为反对妇女选举权的政治态度辩护时说:“女性不会受到反思和批判精神的支配;女性总是被情感牵着鼻子走,被一切能与她的情感对话的事务左右。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人民网东京12月26日电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24日发布消息称,2022年日本男性的平均“健康寿命”为72.57岁,女性为75.45岁,与2019年上次调查时(男性72.68岁、女性75.38岁)相比基本持平。
一项跨越全球各大洲200年人类历史的新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长寿这一古老的固有观念或许是错误的。第9新闻3日报道,一般来说男性的预期寿命低于女性,澳洲统计局数据显示,澳洲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81.2岁,而女性则为85.3岁。
3 月 30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中心周脉耕团队,南京理工大学循证社会科学与健康研究中心柏如海、拜争刚团队等在《柳叶刀》期刊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显示:预计到 2035 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 81.3 岁,其中女性为 85.1 岁,男性为 78.1 岁。
对于女性朋友而言,一旦进入中年,身体就会遭受到严重的挑战,在时间的侵蚀下,往往面部和胸部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告诉我们,衰老已经来临。但其实衰老是全方位的,除了上半身的衰老迹象,下半身的衰老变化也十分明显,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