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展演项目,上海轻音乐团《征程》音乐会于昨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落下帷幕。作为“百年梦想,百年赞歌”三部曲系列之三,首次登台亮相的《征程》音乐会既是一曲为时代谱写的颂歌,也是“三部曲”的终章,更是乐团再出发的新起点。
84岁的朱逢博说,自己从不留恋舞台。的确,她此前曾沉寂二十年,深居简出。可是今年,她已二度登台,11月12日晚,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光“音”如梭——上海轻音乐团成立35周年音乐会》上,作为创团团长的她更是和学生钱慧萍连唱两首歌,《橄榄树》和《金梭和银梭》。
短短15天,足迹遍布莎车县与叶城县,共计52场演出、54场培训,吸引了超过42000名现场观众,培训了1200余名学员。日前,上海轻音乐团2024“百场轻音边疆行”完成第一阶段演出培训任务。相比去年聚焦演出,今年目标是“百场演出、百场培训”。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展示学校美育成果,提高师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3月29日,由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孝感市教育局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孝感市师生合唱音乐会在孝感市文化中心孝感大剧院音乐厅举行。
“南朱北李”,过去是人们对宋代两位女词人李清照、朱淑真的合称。李清照,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朱淑真,浙江海宁路仲人,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与李清照齐名。两人的词作合集——李清照《漱玉词》、朱淑真《断肠词》历来被认为代表女词人的最高水平,很难被超越。
朱逢博是中国内地著名女歌唱家,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朱逢博的演唱真挚动人、情感强烈,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七八十年代家喻户晓的歌唱家,她所演唱的歌曲更是深受大家喜爱,被广泛传唱。
在华语乐坛的璀璨星河中,朱逢博以她独特的嗓音、深情的演绎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70后心中不可替代的经典。她的歌声跨越时代,至今仍回响在每一个热爱音乐的心灵深处。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朱逢博的音乐殿堂,细数那些让70后难以忘怀的十首经典之作。1.
歌推荐:梦想在前进 唱响劳动者之歌“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者,是顶着烈日工作的人;是在风雨里坚守岗位的人;同样也是为了梦想一直奔走在路上的你我他。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让奋斗成为我们人生最亮丽的底色。点赞劳动者,讴歌新时代,动人心弦最强音,献给每一位为了梦想努力奋斗的人。
喀什巴楚,上午9点半,南疆猛烈的阳光照在“尉头洲”城门上,金灿灿的,城门两边是几棵胡杨苍劲的躯干。巴楚,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此次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继叶城、泽普、莎车后的最后一站。就在这古城门下,胡杨林边,丁一凡、周仁杰两位歌手首演了原创歌曲《三千年之恋》。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员美育,成体在行动!6月20日成都体育学院美育浸润行动之“再见,体院路2号”隆重举行。学校党委书记舒为平,党委副书记、校长潘小非等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到场观看。
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交给你也交给我,看谁能织出最美的生活……”“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地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这两首耳熟能详却风格迥异的歌曲融合在一起,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喀喇昆仑山茫茫雪海中,矗立着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所,它被称为“云端哨所”。浪漫的名字无法掩盖高寒缺氧的现实:这里每年平均气温低于0℃,昼夜最大温差超过30℃,冬季长达六个多月,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45%,紫外线强度却高出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