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总体方案》发布以来,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中北向拓展带的重要一环,苏州工业园区积极行动,提出要借助中新合作、自贸区等战略优势,聚焦功能对接、产业协作、要素支撑、联动发展等方面,着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政策措施、功能平台落地实施,将园区建设成为“超一流”的虹桥商务协作区、“超链接”的国际贸易协同区、“超高频”的枢纽网络拓展区以及“超导性”的开放创新承载区,与虹桥商务区联合打造成为北向拓展带两端的核心增长极。
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苏州历久而弥新。全国城市GDP榜单上,今日之苏州在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常年稳居全国前十。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苏州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动与上海对接融合、协同发展。
今天,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主持召开苏州市临沪地区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主动学习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积极拉长长板、贡献长板,强化功能协同、资源共享,不断提升上海苏州同城效应,更好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唐闻宜)昨天下午,“沪通古城 融合发展”2023姑苏区(上海)投资环境说明会在沪举行,系今年姑苏区在省外举办的首场投资促进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地数字经济、金融服务、商务商贸等方面的合作,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加速“沪苏同城化”进程,推动姑苏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苏州轨交11号线临近开通导览标识里藏着不少小惊喜哇哦!站台门上方增加智能信息屏苏州轨交11号线站台让人眼前一亮站台门上方多了块显示屏区别于传统乘客信息系统的悬挂式站台屏,设备不再使用支架悬挂,而是使用长条屏嵌入站台门顶部,避免支架悬挂设备存在安全风险。
区域观察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段树军有一个对苏州的比喻很有趣:苏州这座城听起来温婉灵动,却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工业城市,感觉像是一位温柔恬静的江南女子猛地从背后掏出一把百来斤的大锤,吓人一跳。的确,人们印象中精致闲适的江南水乡苏州,近年来一直处在中国工业城市第一方阵。
一辆辆“苏E”牌照的汽车鱼贯而入,车上下来的人操着吴侬软语,拾阶而上来到酒店二楼。澎湃新闻注意到,会上,在200多名沪苏政商界人士的见证下,总投资563亿元的55个沪港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涉及冶金新材料、智能装备、化工新材料、高端纺织、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先进特色半导体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