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采煤区区长郝以瑞正身着整洁的工装,站在井上智能化操控终端屏幕前实时观看井下采煤工作面的作业情况。一旁的工作人员轻启按钮,远在百米井下的硕大采煤机立刻“响应”,滚筒飞转、精准切割,瞬间“乌金”倾泻而下,源源不断地被输送至地面。
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采煤区区长郝以瑞正身着整洁的工装,站在井上智能化操控终端屏幕前实时观看井下采煤工作面的作业情况。一旁的工作人员轻启按钮,远在百米井下的硕大采煤机立刻“响应”,滚筒飞转、精准切割,瞬间“乌金”倾泻而下,源源不断地被输送至地面。
中新网山西新闻5月24日电 顺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数智化正在全面赋能矿井安全生产。去年以来,华阳集团一矿大力推进AI视频识别技术在监测监控方面的应用,真正实现“指尖上”的安全管理。何为AI视频识别技术?
来源:【三秦都市报】动动手指,AI就会对矿井进行安全生产动态诊断,对日常管理出现的漏洞和薄弱点进行提示,把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点点鼠标,AI智能巡检机器人就会自动对设备进行巡检……今年以来,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持续加大安全领域投入,不断提高智能监管的云化、体系化、智能化、行业化、
新华社太原9月8日电(记者王劲玉)漆黑的井下一根根长1.5米的钻杆向着煤层缓缓推进,在井上的调度室,大屏幕显示着钻杆收集的各项画面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多少、怎么探,这都是人工智能设定好之后自动进行的,避免了人为干涉,杜绝少探、漏探。
本报讯 1月16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屯兰矿井上井下都在为煤炭保供忙碌着。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视频监控显示运行的皮带上出现铁丝异物,基于AI视频识别技术的异物检测系统立即响应并预警,系统从发现异物到作出响应,时间在2秒以内。
新华社太原1月16日电(记者梁晓飞)“截至目前,山西10座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全部建成,全省累计建成118座智能化煤矿、1491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在16日于山西省晋城市召开的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交流会上,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苗还利说。
11月26日,省能源局发布了今年第四批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定结果,山西大平煤业有限公司等26个煤矿通过智能化矿井评定。“目前全省50%以上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建成30个绿色开采试点示范煤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近82%。
中新网太原8月23日电 (记者 李新锁)2020年,山西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建成我国首座5G智能煤矿。时至今日,山西已建成智能煤矿48座,同时还有1217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山西智能煤矿建设正从典型示范走向规模化推广。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8月23日,第四届晋阳湖· 数字经济发展峰会“煤矿智能化发展”分论坛在太原举办。此次分论坛以“数智赋能,推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共商煤矿智能化发展大计。
山西省工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山西选取10座煤矿和50个综采工作面作为试点,目前已建成智能化矿井3个,智能化工作面72个,煤矿无人值守主排水泵房179个,无人值守井下变电所468个,无人值守带式输送机397部。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今年8月份,山西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1378.3万吨,同比增长0.8%;全省前8个月规模以上原煤产量81321.7万吨,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26.6%。 我省素有“煤海”之称。2023年,山西原煤总产量为137752.0万吨。
他,就是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干部职工口中有名的“技术铁牛”——赵杰。十余年来,他把岗位作为一种责任,把工作作为一种追求,把敬业作为一种操守,积极投身于变电所无人值守改造、井下电缆巡检、降本提效等重点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三元煤矿的矿工在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通过5G技术直接操控采煤机,通过智能拼接视频,完整地看到采煤机的工作状态、周边环境及牵引速度、摇臂角度等实时数据,实现了采煤割煤由井下到井上,井下作业少人无人……”8月23日,在第四届晋阳湖·数字经济展览会晋能控股集团展厅,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技术
山西日报客户端综合报道 500多米深的煤矿井下机电硐室里,小巧的机器人正代替矿工巡检设备;在采煤工作面上,工人手持遥控器指挥采煤……这是科技日报记者在潞安化工集团新元公司智能化煤矿采访时看到的场景。“煤矿牵手高科技,颠覆了传统采煤方式。
山西,这个面积只有全国六十分之一的省份,却出产了全国近30%的煤。2023年,山西产煤13.78亿吨,创历史新高。这恐怕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数字。撑起这些的,是山西23万矿井工人,三班倒,时时刻刻,三晋大地几百米深的地下,几乎同时有近8万矿工。周进明就是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