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信息,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两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两名病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病例发现后北京相关卫健疾控部门迅速开展了流调溯源、医疗救治等工作。目前两病例正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央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 26日发布的《猴痘防控方案》指出,2023年6月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先后报告多例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的风险较高,并给出《猴痘个人防护指南》,加强公众、疫情处置相关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猴痘病毒暴露感染。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通讯员 周鹏7月24日,湖北疾控官微发布消息,内容如下: 猴痘疫情最新情况:自2022年1月1日以来,猴痘疫情引发了众多热议和担忧。截至2023年7月11日,已有112个国家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了猴痘确诊病例共计88288例,死亡病例共计149例。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实习生 左依婷 陈慧娜 通讯员 曹仲辉)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少数人病情可能会很严重,发生虚脱、衰竭而死亡。6月24日,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发布健康提醒,建议群众积极了解猴痘预防知识,掌握猴痘的传播途径,做好健康防护。
(通讯员 赵涛)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类中出现的症状与过去在天花患者身上所看到的症状相似。但是自1980年全球消灭天花以后,天花已不复存在,而猴痘仍然在非洲部分地区散发。猴痘发生于非洲中西部雨林中的猴类,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偶可使人类受感染。临床表现类似天花,但病情较轻。
猴痘防控科普知识(2024年版)1.什么是猴痘?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分为分支Ⅰ型和分支Ⅱ型。传染源包括猴痘患者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既往猴痘疫情主要在非洲地区流行,2022年后逐渐扩散至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8月10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高志良团队在《中华传染病杂志》发布《猴痘公众防护指南(2023)》(下称:《指南》),回答12个关于猴痘的临床问题。
来源:【人民健康网】近期,全球多地相继报告猴痘病例。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猴痘疫情防控工作,规范猴痘流行病学调查、接触者判定和管理、实验室检测等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那么,什么是猴痘?又该如何预防呢?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猴痘散发病例,且已出现人际传播。猴痘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猴痘是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愈后良好。目前,猴痘对公众的感染风险低,建议积极了解猴痘预防知识,做好健康防护。什么是猴痘?
国家疾控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印发猴痘防控方案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并印发。为指导各地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猴痘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密切跟踪国内外猴痘疫情形势,持续开展猴痘防控政策研究,总结各地在应对猴痘疫情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做法。
世卫组织说,猴痘病毒有西非进化支和刚果盆地进化支。据记载,该病毒西非分支的病死率约为1%,其刚果盆地分支的病死率可能达10%。对于此次疫情是否由新猴痘毒株引起,这仍是未知数。目前,研究人员并没有完全排除出现大流行病的可能性,但认为可能性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