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我出生在河南中部的一个小村庄,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农村人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土地。每年的麦收季节,当时还没有收割机,只能靠人工收割,在热辣的太阳之下每家每户都是汗淋如雨,眼中却闪烁着收获的喜悦。
河南人是没有老家的,我们这一代人不承认河南是我们的老家,人们常说老家河南,老家河南,但是我们这一代人不愿意说我们老家是河南的,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家乡观念,哪里可以赚钱就业,哪里可以提升自己,哪里可以有美好的前途,哪里就是自己的家乡就是自己的老家,我们就会努力扎根到哪里,我们这一代人和父辈那一代人不一样,父母那一代人把打工的地方当做漂泊流浪在外的地方,居无定所,只是肉体和灵魂短暂栖息的地方,但是我们这一代人不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我喜欢这个地方,我就要努力留在这个地方,不但自己要留下来,孩子也要在这个地方上学,不要像父母那一代人,把自己孩子留在家里上学,造成留守儿童,要事业而忽略了儿女的亲情。
地处中原的河南自古以来就被称作“老家河南”,且不说遥远的古代,近现代,历史上,河南闹饥荒,闹洪灾,很多河南人外逃求生,有些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会有偷抢,会有乞讨,这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类似的天灾发生在任何一个地区都会有这种情况,这是人性,但是不是邪恶,自然也没理由被“地域黑”。
提到河南省,大家的第一印象是河南人口众多,还有就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全国第一。没错,河南人口众多,按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河南省常住人口9936万,仅次于广东的1.26亿、山东的1.02亿,排全国第三位。
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养活了近10亿的中国人,却唯独养活不了自己,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田地,却比不了别人一个月的工资,种田一辈子,却看不起一场病,在河南的田头,随处可见白发沧沧的老人仍在田间辛勤劳作,只不过为了一餐饥饱,是谁之过,又是谁之责,一斤稻谷小麦却换不来一瓶矿泉水,一年的收入却远远裹不住家庭的支岀,只能背井离乡,别妻离子外岀讨生。
哪个省份的前1%,是上不了985大学的?这个问题,答案似乎只有河南。近来有个河南的考生谈到高考,他考了全省前1%的好成绩,结果还是没能进985高校,他在视频中诉说着关于高考的痛苦回忆,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共鸣和热议。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河南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长达多个世纪。直到近代,河南仍然在不断的迁徙中,1938年,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军进攻,在河南郑州花园口炸毁黄河河堤,使黄河水在中原泛滥,1942年大干旱引起的大饥荒,使得河南人当时携儿带女,背筐挑担,
河南考生的难,不是因为高校数量少,而是顶尖高校少。河南赶超江苏,正式晋级全国“高校数量第一省”。近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全国高校名单,全国共有2868所普通高校,其中河南以174所的总量,首次位居全国之首,超过江苏、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