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成城:地缘政治学的批判与重构: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摘要:本文在总结地缘政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过程、物质/社会两组二分法对地缘政治的范式进行区分和综合,并且借助于实证主义的方法提出了初步的“因素+机制”的分析框架,来实现过程和结构之间的统一。
今天这篇万字文章,我们就从地缘和地理的视角,去了解这个世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比如俄罗斯为什么不能容忍乌克兰加入北约、苏俄当年疯狂扩张的动力是什么、德国为什么发动二战、冷战期间中国为什么会被两头拉拢等等。
19世纪后期,由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和带来的巨大成就,使得陆地发生了机械运输革命,路上的交通运输便捷程度大大增加,从而使得海权逐渐让步于陆权论,最早系统阐述陆权说的是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在其代表作《历史的地利枢纽》中的论述。
出版前言 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早、影响较深的核心理论。它历经兴衰,至今仍通行于世界大国,成为其制定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中,作者与我们分享了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热点图。
作者 |袁一雪《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温骏轩著,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2月出版,定价:68元曾经酷爱听易中天、袁腾飞、当年明月讲述历史故事的温骏轩却在不断深入理解中发现,每个人口中的历史或多或少都有些出入,因为虽然时间与事件相同,但每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同、视角有异
“但是,还有书籍将会站在书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朱学东2024年书单| 翻书党。这种难以理解之事,不仅包括人世间的那些传统作孽,也包括算法智能技术带来的,其范围之广,程度之严重,已经超出了我个人经验、理性和情感所能抵达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