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是一道较为普遍的社会性难题,可对于下陆区东昌社区占本七小区居民李菜花来说,并不算什么难题。作为儿媳的她,21年来给婆婆端饭、洗衣服、擦洗身体,没有一句怨言,尽心竭力侍奉老人,备受村民赞扬,成为了街坊邻里口口相传的“好儿媳”。家庭氛围好:你搭手来我添力“妈,吃饭了。
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婚后的生活比想象的要辛苦,患有精神疾病的婆婆连穿衣、洗漱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加上还要照料智力欠缺的大伯哥,初丽梅并没有抱怨,“既然嫁给了王洪生,就要接受他家的一切,照顾老人也是晚辈的责任所在。我相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努力,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但我始终相信,只要真心守护‘善’与‘孝’,这个家就会有爱、有希望。”在长春市九台区东湖街道放牛沟村,张凤芹是村民们公认的好儿媳。多年来,她深怀爱老之心,力行孝敬之举,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原标题:吉林好人 引领风尚|张凤芹:十年如一日 “最美儿媳”用爱照料前公婆在长春市九台区东湖街道放牛沟村,有一位名叫张凤芹的平凡女性,她用自己的坚韧与善良,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之歌。张凤芹1967年生人 ,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来源:【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初秋的傍晚,微风拂过脸庞,驱散了一天的闷热,在西咸新区正阳街道兰池佳苑社区一个普通小区里,一位年过百岁、身材矮小的老人拄着拐杖漫步其中,而老人的儿媳妇尹玉莲则陪伴在一旁,一边陪老人欣赏开得正艳的紫薇花,一边细心搀扶老人,并不时关心老人是否乏累。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王健 郴州报道“她在家里对婆婆、公公体贴入微,这种好儿媳打着灯笼也难找!”6月19日,在资兴市兴宁镇坪石村,左邻右舍一说起黄江英就赞不绝口。52岁的黄江英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好儿媳”,她20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婆婆和患病公公,用实际行动弘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来源:南昌晚报】罗梅秀(左)与婆婆徐兰香(中)的合影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黄琛琛 文/图 “我不是婆婆唯一的儿媳,但是只要老人愿意,我愿意一直照顾她,让她开心。”这句话是南昌县富山乡张坊村村民罗梅秀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大明 通讯员 谢辛凌5月12日,在沈丘县周营镇谢营村,村民马秀梅正为86岁高龄的婆婆谢孟氏小心翼翼地梳头、换洗干净衣服、剪脚趾甲。谢孟氏眉开眼笑,乐得合不拢嘴。如今,一提起马秀梅,左邻右舍都会竖起大拇指:“好儿媳,孝举感人!
“我不是婆婆唯一的儿媳,但是只要老人愿意,我愿意一直照顾她,让她开心。”这句话是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富山乡罗梅秀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罗梅秀,女,68岁,富山乡张坊村村民。自1991年起,婆婆徐兰香因摔断腿导致残疾,只能坐上轮椅,而罗梅秀则承担起了照顾婆婆徐兰香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