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离开课堂多年,但坐在讲台下面听课,和儿时伙伴嬉笑玩闹的场景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永远不会忘记。插画1《吃墨水》:陆毅同志年幼时酷爱读书,发现一本好书简直比什么都高兴,有一次他到一位亲戚家去欢度中秋,一进门就看到了喜欢的书专心致志的读起来,边读边批注。
因为小时候每次发新语文书都会把里面的故事看一遍,不仅有质感,还有故事感,里面的插画更是要细细观摩。小猴子下山,先掰了个玉米,看见有桃子又把玉米丢了,看见西瓜又把桃子丢了,看见兔子又把西瓜丢了,最后追着追着兔子也跑到深山里了。
看毅讯聊热点,知身边社会事。这次人教版小学教材上的插图,真可谓是毁三观!今天我们不谈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一起来回味一下小时候语文教材上那些经典插图吧~看看你还记得几张?能记得十张的,你大概率是学霸!第一张:《少年闰土》,这篇来自鲁迅先生写的文章。
一张插图,就是一页青春。小时候,我们斜背着绿书包,身上穿着白衬衣,用热茶杯烫过的笔挺的蓝裤子,脚上蹬着用白粉擦过的球鞋,排着队去上学。那时候开学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拿到新课本的那一刻,然后用风景的、明星的挂历包书皮了。
学生日常学习离不开教材,考试的题目都是根据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延伸,书本对学生的影响无疑的深远的,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记忆,尤其是在小学时期,学生对课本上的插画格外关注,插画总是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过去这么多年啦,大家还记不记得小学刚发新课本时,那股特有的油墨香吗?80、90 年代的小学课本插画,早已不只是简单的配图,它们承载着我们整个童年的纯真记忆,是我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月26日,因教材上的插画引发争议。有网友表示插画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插图存在明显审美差距。反观经典课本插画:瓜田刺猹的少年闰土、杜甫像,这些配图都是符合审美且紧贴课本内容,让人印象深刻,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