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腊月门,年味铺满集。1月7日上午,漯河市召陵区文化旅游局在黄河路智慧农贸市场举办前程“巳”锦“漯”在其中“鎏彩新岁 福满沙澧”召陵区2025年货大集文艺展演活动,赶年集、看展演的百姓络绎不绝,现场热闹非凡。开场舞蹈《我和我的祖国》拉开了演出的序幕。
“社会主义新时代,展望未来信心增……”2月28日,在龙塔街道祁山路社区会议室内,市文韵文化艺术团成员正在排练群口快板《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第二天,她们将登上社区舞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艺术团团长王仙梅59岁,是一个资深戏迷。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浓厚氛围,漯河市召陵区近日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围绕“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尊老敬老、孝老爱亲活动。文明实践活动,弘扬传统美德。
7月11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2024年“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又一批精彩大戏即将启幕。由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演员担纲演出的6场经典大戏将于7月21日至26日每晚7点30分在市豫剧艺术中心上演。据了解,“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以剧场演出和线上展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浓厚氛围,漯河市召陵区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围绕“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尊老敬老、孝老爱亲活动。文明实践活动,弘扬传统美德。
记者6月8日了解到,我市已推出“中原文化大舞台”公益演出购票方式。6月9日晚,2023年“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将启动,前6场舞台演出均在市人民会堂举行,演出剧目以京剧为主,分别有京剧经典折子戏专场和传统京剧全场大戏。
7月21日晚,2024年“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又一波精彩大戏,在市豫剧艺术中心启幕。河南豫剧院青年团为漯河戏迷演出的《白蛇传》,让众多戏迷看得如醉如痴,过足了戏瘾。当晚6时40分许,距开戏还有近一个小时,一些戏迷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来到了市豫剧艺术中心外,边纳凉边等候进场。
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一腔一调,声情并茂。11月22日至23日,在市豫剧艺术中心大剧院前,市幸福漯河梨园情戏迷擂主展演活动举行。登台打擂的戏迷选手个个精神饱满,激昂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11月22日上午,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众多戏迷前来观看表演。
12月17日上午,大型传统豫剧《精忠报国》排演启动仪式在漯河市豫剧艺术中心排练厅举行。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须生泰斗”、《精忠报国》编剧和领衔主演贾廷聚,著名导表导演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张怀堂,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赵国安等主创、主演人员;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11月16日下午,暖阳高照。召陵区老窝镇郭陈村的文化广场上,一场戏曲演出活动拉开帷幕。没有华丽的戏服,没有专业的乐队,这场村民自发组织的露天演出,不仅吸引了该村村民,还吸引了邻村村民。“今天风有些大,出来看戏的人少,平时有百十人哩!
技术高超的滚灯和转毯,精彩绝伦的蹬鼓和抖空竹,令人称奇的弹球和魔术……12月15日上午,市杂技艺术中心“舞台艺术送基层”惠民演出活动来到召陵区姬石镇宋寨村,让村里的老少爷儿们在家门口欣赏到了精彩的杂技表演。 演出现场热闹非凡。台上,演员表演引人入胜;台下,群众看得目不转睛。
【来源:漯河网】召陵区举办元旦集市文艺展演(记者 徐 赫)1月1日上午,召陵区在黄河路智慧农贸市场和解放路智慧农贸市场举办元旦集市文艺展演活动。展演活动持续两天。1月1日的文艺展演,精彩纷呈,有舞蹈、戏曲、独唱等节目,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为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文明向上的春节氛围,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文艺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送上节日精神文化大餐和文旅体活动“大礼包”,希望广大市民和游客热情参与。
姹紫嫣红的蝴蝶兰、花香四溢的水仙和蜡梅、寓意美满的福桶、造型各异的迎春花束……1月28日,卫东区贸易广场内的花卉市场人流如织,不少市民前来选购鲜花、绿植。随着绿色文明健康生活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市民把逛花市当做过节的“仪式感”之一。
“我能用唢呐模仿人说话,也能用唢呐模仿戏曲的唱腔。”近日,记者在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见到了召陵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唢呐咔戏的第四代传承人宋帅博。他告诉记者,唢呐咔戏是自己的一个绝活。经过多年的琢磨与练习,宋帅博用唢呐模仿的人声能够达到惟妙惟肖、逼真传神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