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讲,骨折愈合时间一般恢复期为6个月,愈合时间是指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而恢复期还包含了临床症状消失后的修养护理时间以致于恢复到正常活动水平的时间,两者是存在区别的,今天讲下常见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以便大家能够有一个清晰地认知和判断。
本文转自【健康中国】;骨折分为几个时期。在早期(骨折后1~3周),患者需要严格制动。例如,上肢骨折往往需要打石膏或使用夹板,下肢骨折则会打石膏或应用支具等,其他身体部位和关节仍需进行锻炼。在中期(骨折后3~6周),患者需要适当活动。例如,在下肢非负重的情况下,可适当行走。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骨折是指骨结构连续性部分或完全断裂。目前骨折患者以老年人以及儿童为主,中青年也有一定的发病率。患者常表现为单个部位骨折,少部分患者可见多发性骨折。骨折发生主要是受到直接暴力作用、间接暴力作用或积累性劳损症状的影响。
儿童骨折之后1个月左右就可以愈合,成年人需要2-3个月,老年人需要3-4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不同年龄段的骨折愈合时间是不同的;如果是同一个人,指骨愈合可能4-8周就可以,但是脊柱则需要10-12周的时间,所以不同部位的骨折愈合时间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的同一个地方,如果是螺旋
那么,骨折的治疗不可避免的需要制动,但长时间制动会造成肢体的肿胀、肌肉萎缩、肌力和耐力下降、软组织黏连、关节囊挛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局部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造成患者的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功能下降甚至受损,给患者本人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甚至伤筋动骨,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如果地面湿滑,极易出现摔伤导致骨折。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当骨骼遭遇创伤发生骨折后,是如何渐渐康复的,是否真的需要“100天”?喝骨头汤有助于康复吗?骨折静养需要一直卧床休息吗?听听专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