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主办的“重识孙犁——《报人孙犁:重读孙犁随笔》读书分享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报人孙犁:重读孙犁随笔》是侯军先生的新作,主要围绕孙犁先生的报人身份展开研究,展现了孙犁先生不为读者所熟知的另一面。
孙犁,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笔名有孙犁、力编、纵耕、余而立、土豹、原平、林冬苹、林冬平、芸夫、孙芸夫、耕堂、芸斋、姜化、庸庐、时限等,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编委,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曾文正公手书日记《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共四十册,四函。宣统元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石印。前有王闿运序。一九六二年春天,我寄寓北京锥把胡同河北省驻京办事处,有病不能上街,托张翔同志购得此书,还由中国作家协会开一证明,此盖内部掌握之书也。
今年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孙犁诞辰110周年。1945年,孙犁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抗战题材小说,在延安解放区成名,此后创作愈多、影响力愈大。孙犁曾说:“我最喜爱我写的抗日小说,因为它们是时代、个人的完美真实的结合,我的这一组作品,是对时代和故乡人民的赞歌。
也许是我们这个地方过于人烟稀少了,方圆几十里只有一位老红军。她在专心为你弹唱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你在想为什么不弹《长恨歌》,这时你想着,朝那闲椅空凳上看了看,有一把椅子上卧着一只听曲的猫,另一把椅子上坐着一只狐狸在边听边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