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2023成都双年展7月17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今年双年展将在成都市美术馆举行为期4个月的展览,一直持续至11月。来自22个国家及地区的235位艺术家,476件全类别艺术作品,徐冰、周春芽、大卫·霍克尼等海内外顶尖艺术家参展,同时24个平行展遍布全城。
“聚结与弥散: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澳门当代艺术展”日前在澳门大学艺术设计中心美术馆开幕。展览精选了11位艺术家和澳门大学硕士、博士新锐艺术家的20件作品,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家对“当代性”汇聚、发散的思考、解读、交流。
中新社上海6月24日电 题:当代艺术如何呈现“和而不同”共识?——专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亦杨中新社记者 樊中华近五万年前,在极其接近的时间内,人类原始艺术于全球多地散落出现,彼此隔绝却呈现出类似的内容与表达,似乎昭示了人类艺术情感最本初的相通性。
2023 M50上海当代艺术周(后称:艺术周)已于日前开幕,来自M50创意园内111家艺术机构参展,数量为历届之最。日前,记者走访了部分机构,探究他们对当代艺术的感悟。M50创意园这几天,艺术家刘毅和他的搭档每天都早早来到园区布展迎客。
作者:陈抱阳(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教师、北京高精尖人工智能与数据艺术实验室研究员)如今,参观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成为许多人的休闲选择。然而,在诸类艺术中,当代艺术因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难以被观众广泛理解。
无数渺小的思考构成了人的一生。每一个微小的观察,每一次细腻的感受,都在塑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青年艺术家吴俊豪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多样的创作媒介,将这些微小的细节放大,揭示出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深刻真理。
《低头看太阳》 陈粉丸 2023《九重天》 邬建安 2008-2009《还比我娘家人都亲》 库淑兰 1987《瓶插金菊花》 库淑兰 1984《想起贤妻睡不着》 库淑兰 1985《未着色的素皮影》 汪天稳 2016-2023在沙坡头触摸了清澈碧蓝的黄河水,颠覆了我对黄河裹挟泥沙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