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鲤鱼灯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南康鲤鱼灯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舞蹈,我国传说中的“夏族以鱼为图腾”,西安半坡遗址中的鱼盆中的鱼形象。半坡母系民族社会实行以鱼为象征,仰韶文化中出土的许多原始图腾图案也佐证了以鱼为图腾的史实。
“舞了一村又一村,舞得风调雨又顺,风调雨又顺……”近日,夹带着浓厚客家口音的祝词在宁都县固村镇回龙村非遗文化广场朗朗传出。冬日暖阳下,一群红衣舞者高举着鲤鱼、螃蟹、乌龟、河虾、蚌壳等形状的鲤鱼灯穿梭游走、翩翩起舞,十分喜庆。鲤鱼灯表演队走进千家万户,为大家送去吉祥和祝福。
乌龟、螃蟹、大虾,还有贝壳,闪烁着微光,欢舞在鲤鱼群里,像极了海洋世界里的一场盛会。24名演员来自乡村,他们农闲之余,用情怀守护着这份传承,让久远的文化来到了现代,走出了山村,成为了赣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万古鲤鱼灯舞是重庆市大足区极具民间特色的传统舞蹈,从清代开始盛行于民间。这种两人玩耍一条鲤鱼的灯舞,全国鲜有。据考在清康熙年间,湖广移民来四川后,提着纱灯朝拜宝顶香会,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鲤鱼灯舞表演艺术。鲤鱼灯舞原来动作比较简单,一般在游行中玩舞。
图为表演者身着汉服,手持传统鱼灯。杨庆萌 摄图为5米长大鱼灯。杨庆萌 摄图为小鱼灯装饰。杨庆萌 摄图为表演者手持鱼灯舞蹈。唐艺珊 摄图为传统鱼灯。杨庆萌 摄9月16日晚,重庆市渝北区某商圈内举行鱼灯巡游活动,5米长传统鱼灯与12只小鱼灯交相辉映,营造出浓厚节日氛围。
1月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瞻淇村一处祠堂里,村民在制作鱼灯。临近春节,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瞻淇村举行了数场鱼灯巡游活动,众多游客来到这里,感受这座千年古村的独特风景。瞻淇鱼灯起源于南宋,形似鲤鱼,寓意年年有余,吉祥如意。
◎作者: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初二 梁子程◎指导老师:任丽萍节日到来,鞭炮声再次响起,我又回到了熟悉的故乡新会。街道上都是来往的行人和玩乐的小孩,新会人民大会堂前小吃摊灯火通明,一抬头便看见巨大的灯笼和美丽的烟花。然而,我却被新会非遗——一盏盏精美的鱼灯深深吸引。
【来源:人民政协报】肇庆市封开县位于广东中部偏西北部,地处粤西边陲。这里山环水绕,历史悠久,素有“两广门户”及“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称。历史上曾是岭南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之要地,是广府文化和“粤语”的发源地。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鲤鱼屈屈尾,主人好生利;鲤鱼嗑嗑鳃,主人大发财。在江门新会,鱼不仅是春节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更是寄予美好祝福的传统非遗——新会鱼灯。2024年春节,新会人民会堂附近设置了多处新会鱼灯打卡点。
“闹花灯”是中国春节的重要传统活动之一,尤其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达到高潮。这一活动不仅象征着节日的喜庆和团圆,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艺术智慧。在璀璨灯火中,人们追求光明与美好,传递新春的祝福与希望。2025年1月28日,广东肇庆,丽谯楼春节灯会。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在辽宁大连的庄河市,有一个独特的元宵习俗,就是点亮属相灯,以此来祈福新的一年平安吉祥。记者:我此刻就是在大连庄河磨石房村的陈东柱大哥家里,今天他家特别热闹,家人正一起庆祝元宵节。
2月6日,大年初九,佛山南海狮山镇,乐安花灯会人潮涌涌。大年初九,佛山年味仍在持续。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佛山南海狮山镇乐安花灯会如期举行,今年仍采用设摊摆卖的形式进行。《南海县志》载:“花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乐安圩1.1公里长的大街,挂满各式造型的纸制花灯,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子仪春节的爆竹声尚未散尽,琼海各村镇已响起竹篾破青的脆响。在龙江镇南正村的老宅里,王祖刚正与其他村民一起赶制花灯。钢锉在竹条上游走,彩纸随剪刀翻飞,花灯主灯已初现雏形。海南的花灯艺术可追溯至唐宋时期,随中原移民南迁传入。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又称灯节、元夕节、上元节,也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赏花灯、逛庙会、猜灯谜、闹元宵等一系列节俗活动,展现出元宵节作为民间盛会的热闹氛围与社交功能。与此同时,元宵节亦有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象征意义,承载着深厚的农耕文明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