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0月30日电(记者李倩薇)29日下午1时左右,在一根陪跑绳的引导下,经过5个小时的漫长奔跑,51岁的视障跑者李中书和陪跑志愿者成家麟、曾万军,一起携手迈向2023成都马拉松比赛的终点线,顺利完赛。“昨天晚上没休息好,成绩下滑了一些。”全马完赛后,李中书有点遗憾地说。
11月26日,2023上海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38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中,有一群特殊的跑者。他们完全生活在黑暗中,抑或只能看见些许光亮。视障跑者天保在三个陪跑员的带领下,依靠一根陪跑绳完成了比赛。这是天保的第3个马拉松,他在黑暗中顺利奔跑了42公里。
每周日清晨,在江西省吉安市风雨廊桥旁,来往的路人常常能看到盲人朋友在大学生志愿者陪同下跑步的场景。其中许多人能轻松跑完5公里,部分人还能跑完10公里甚至半程马拉松。他们努力奔跑,从此揭开了生活的新篇章。
石家庄盲人跑者张银拴跑起来,去感受生活的多彩8月5日6时,石家庄市北二环便道,家住长安区天洲·沁园小区的37岁视障人士张银拴,如往常一样开始了自己的跑步训练。视障人士还能跑步?张银拴的回答是“能”。截至目前,他已经跑步7年多,参加过二三十场马拉松赛,其中包括3场全程马拉松赛。
温情的故事,总是会触及人们内心深处柔软的地方。近日,#视障人士欣赏了人生第一场电影#、#视障人士拥有了人生第一张电影票#成为微博热门话题,阅读量达数百万。5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志愿者制作完成500多部无障碍电影,打造“光明影院”。
“见识过了外面的世界,体验到在公园、运动场跑步的快乐,谁还愿意在跑步机上运动。”在各类跑团层出不穷的成都,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黑暗跑团”。这是一支由视障跑者和陪跑志愿者组成的公益跑团,鼓励并帮助残障人群走出家门,享受运动的快乐。
小莹是一位曾专业学习园林设计的漂亮女孩,热爱花花草草。不幸的是,由于疾病,她成了一位视障人士,眼中的五彩斑斓变成一团漆黑。5月21日,第三十三个全国助残日,小莹穿上跑步鞋和运动衫,来到长沙后湖,在陪跑员和志愿者帮助下,完成了她的一次6公里奔跑。
11月23日,周六,早上6时,宁静的闹钟响了,她坐起身,摸索着穿好衣服,收拾好被褥后,走出房间。黑暗中,她用语音软件给自己约了一辆出租车,去离家最近的地铁站。过去的40多年,宁静因疾病失明,她极少出门。现在,她变得不一样了,每周六她都要去东湖跑步。
新重庆-重庆日报 特约摄影 郭旭10月13日,重庆奥体中心运动场,视障跑者在“黑暗跑团”志愿者的带领下进行跑步训练。特约摄影 郭旭10月15日是世界盲人日,在无光的世界里,盲人跑步,是一场无声的挑战。他们凭借着内心的坚定与坚韧,脚步在空气中划出坚定的轨迹。
盲人朋友在市意气慢跑俱乐部成员的带领下体验慢跑带来的快乐10月15日,在第32届国际盲人节来临之际,吉林市部分视障人士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系列庆祝活动。据了解,今年国际盲人节的主题为“保障权益、促进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