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晚期的青铜大方鼎,因其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被称为后母戊鼎。大鼎通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84千克,是商代最大的青铜器,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出。
1. 2018年,孙机(前)讲解青铜“虎鎣”相关知识。2. “后母戊鼎”,原被称作“司母戊鼎”。3. “金缕玉柙”,原被称作“金缕玉衣”。4. 孙机所著《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档案孙机(1929-2023)著名文物专家和考古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
6月15日,国家博物馆发布讣告,著名文物专家和考古学家,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研究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孙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15日上午8时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一个巨大的青铜鼎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后母戊鼎。原来名叫“司母戊鼎”,2011年3月底,这件国宝青铜器正式改名为“后母戊鼎”。它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所有出土的铜鼎中最大最重的:重达8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系1939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出土(位于侯家庄西北岗殷王陵东区),1984年9—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出土该鼎的大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墓葬编号为84AWBM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