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长江等流域防洪峰、防决堤、排内涝压力不减,再加上台风进入活跃期,极端降雨多发,不少地方出现了暴雨和洪涝,进而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10月13日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2023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面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我们该如何应对?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地壳活动也进入一个相对活跃期,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各国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地质灾害威胁,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当下科学研究和应急管理的热点。那么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有哪些?如何防范地质灾害的影响?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入汛以来降雨频发,不少地方出现了暴雨和洪涝。而持续性的降雨或局地短时强降雨,会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如何通过前兆进行识别和预判?汛期遇险如何逃生自救?什么是地质灾害?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024年1月至6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146起。初步统计,今年入汛以来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53起,有效避免2443人可能因灾伤亡。我国地质灾害数量多、分布广、危害严重,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时空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性强等特点。
大洋网讯 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预报,今年第14号台风“小犬”预计10月7日在广东省东部近海掠过或登陆,将给广东省带来严重的风雨影响。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易引发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金木水火土·安全齐科普专题88月8日,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镇勐目村松园脚发生山体滑坡,造成2人遇难。7月25日,湖北恩施咸丰县曲江镇春沟村1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致4人遇难。7月10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镇章子沟村发生泥石流灾害,致4人遇难、7人受伤。
今年以来,全国强降雨事件多发频发,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复杂。何为地质灾害?国务院发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指出,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孙凯杰 通讯员 周强 叶茜进入六月下旬,我国南方多地已经进入了梅雨季,华北地区的雨季也将快速袭来。强降雨叠加汛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时节。为了做好十足的作战准备,6月20日,河南地质应急救援队首次实战演练活动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举行。
7月31日,市规自委联合市气象局升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7月31日12时至8月2日12时,房山、门头沟大部,石景山、海淀、丰台西部,昌平西部和北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很高,延庆东南部和西北部,怀柔中部和南部,密云西部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高;
地质灾害,离我们真的很远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远离地质灾害?遇到地质灾害我们要怎样自救?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防御地质灾害,云浮市自然资源局制作了4集“地灾历险记”科普视频供大家学习使用。前几天,我们跟着乐乐的“地灾历险记”一起学习了灾害避险知识。
央视网消息:这一轮强降雨,给北方多地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下一步,各地防治地质灾害的形势非常严峻。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6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高陡的地形出现滚石和落石,是发生地质灾害的最明显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