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重视农业发展,林果业发展迅速,种植果园的农户越来越多,果园的种植面积也是越来越大。果园里少不了的就是施肥作业,大面积的作业劳动强度大,再加上传统农具功能单一,一次施肥作业要分别进行开沟、施肥、回填作业,作业过程辛苦又繁琐。
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可以轻松抱起65公斤的苗木等运出山区,也可以携带数十公斤的农药、种子等等在山间如履平地自由穿梭施肥播种;可以满足旋耕、开沟、播种、覆膜、插秧等各种农事任务的农机自驾仪……未来农业可以有多省事多智慧?
秀成果科技日报讯 眼下,正是小麦除草、施药、施肥关键期。 记者了解到,这台北斗导航大数据精确对行除草施肥机,是张瑞宏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以卫星导航为基础,通过远程网络技术服务平台,能够完成对行施药、施肥等。
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0月23日,在涿州市歆农家庭农场的高标准农田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农机手驾驶着播种施肥一体机,抢抓农时播种冬小麦。“以前是小块田,种麦只适合小型农机,需要好多天,现在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使用大型农机快速方便,播种、施肥一气呵成。
民间总有一些奇人,他们大多没有什么文化和专业知识,只是靠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发明创造,做出了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情,有的人甚至干成了自己的事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68岁的张建全大叔,在农村自学成才,在农村专门制作,加工,修理各种农业工具,成了当地的“能人”和“名人”,特别是发明制造的“施肥枪”成了抢手货,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14亿人的吃饭问题是比天还大的事,要保证口粮的绝对安全,增加产量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所以目前国内仍然是数量型、产量型农业,而要增加粮食总量和亩均单产,除了种子之外,粪肥便是最重要的手段了,说到粪肥,当仁不让的撒肥机登场了。
这几年夏季很多地区出现干旱现象,大家都知道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合理地灌溉决定着是否收获的季节有产量,市场上一台水泵少则千元多则万元,不是烧油就是耗电,一位农民小哥花费200元采用PVC材料自制了一种稻田自动灌溉风力水泵,1天浇灌6亩地,农村小哥超强的动手能力,从事农业发明了很多新奇的小玩意,一起看看小哥是如何玩转不一样的农业。
中新网济南3月16日电(孙婷婷)植保无人机每小时可为150亩地喷洒除草剂、为60亩地撒施化肥……春日的农村大地上,农事渐起,迎来春季管护的“黄金时节”。高效节能、操作便捷的植保无人机,在齐鲁大地上腾空而起,成为大田施肥、喷药作业的“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