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展厅里展示的精美头饰。山西青铜博物馆供图1月26日,山西青铜博物馆迎新春特展“如银岁月 美意延年——山西传统银饰展”开幕。展览汇集来自山西博物院、山西地质博物馆、晋国古都博物馆及私人藏家的600余件民间传统银饰。
本报讯(记者孟苗)1月26日,“如银岁月美意延年——山西传统银饰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展出的600余件山西传统银饰为省城人民送上祝福,传达美意。本次展览由6个单元组成,汇集了春秋战国到现代的600余件山西民间传统银饰。
展览精选600余件各时期山西民间银饰,其中院藏文物500余件,山西地质博物馆、晋国古都博物馆及私人藏品100余件,共同勾勒出山西这片土地曾上演的生活图景。透过一件件精美的银钗、银锁、银梳、银扣、银帽花、银耳饰、银手镯、银项圈、银如意……我们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亘古未变。
1月12日,《多彩中华 美美与共 —— 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各民族银饰展》在在太原市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太原市文物局、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主办,共遴选 178 件套精品银饰,分为 “银花钗头”“美佩环身”“镯钏绕腕” 三个部分展示。
中国新闻网 《多彩中华美美与共——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各民族银饰展》12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各民族银饰精品178件(套),展览分为“银花钗头”“美佩环身”“镯钏绕腕”三个部分,介绍了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身体部位佩戴的银饰以及银手饰。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3月20日,“金玉满堂——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馆藏古代金、银、玉器精品展”在晋祠博物馆盛大开幕,83件(套)精品文物令观众见识到古代江南的富庶与繁华。金银玉器自古便因原料稀缺、制作精美,代表着财富与地位,象征着吉祥与美满,而备受人们喜爱。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实习生 杨悦 整理临近年关,一些与牛年有关的展览渐次推出,上海博物馆照片即将推出牛年生肖文物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以新展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解读新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安迪·沃霍尔展中还特地呈现了一件《奶牛》作品。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近日,山西博物院发布2025年度11个重点展览,与观众开启新一年的文博之约。据了解,山西博物院新馆对外开放20年来,通过原创、引进、输出等形式,逐步形成了由晋魂、晋现、晋汇、晋鉴四大品牌组成的展览体系。
乔家大院新春民俗表演。欢乐中国年,地道山西味。记者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龙年春节,山西省11市将联动推出600余项春节特色年俗文化旅游活动。日前,不少景区春节活动已经陆续出炉。不管是想要感受传统民俗和非遗魅力,还是想要逛逛花灯会、看看新春展,这个春节,大家都有不少好去处。
2024年12月31日,山西博物院首场跨年夜活动成功举办,在一片歌舞欢腾中,与现场观众嘉宾共同迎来崭新的2025年。随着新年钟声敲响,山西博物院2025年度11个重点展览发布,与观众开启新一年的文博之约。
看展览、品非遗,春节期间,长治市博物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览,吸引许多市民纷纷走进博物馆,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品味文化魅力。记者在市博物馆工艺美术作品展厅看到,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堆锦作品、釉色满韵的艺术陶瓷、精雕细刻的工艺雕刻品、逼真生动的泥塑彩塑令人眼花缭乱,啧啧称奇。
晋 现01晋国垂棘——中华古籍里的山西先贤2025年4月山西,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古籍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感悟山西文化深厚底蕴的重要途径。本次展览精选山西博物院馆藏珍本古籍百余种,是建院以来首次策划的以时代为脉络的古籍专题展览。
2024年12月31日晚,山西博物院举办了“博物馆之夜”延迟开放活动,以2024年工作回顾、两大新展开幕、2025年重点展览发布三大亮点内容,展示了山西博物院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并在新年伊始为公众奉上一整年的文化大餐。 2024干得漂亮 全年接待观众324.
近年来,打卡博物馆成为市民欢度春节的热门新选择。2025年,借着“春节”申遗成功的东风,太原市博物馆深挖特色展览资源,精心筹备社教活动,成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欢度佳节的热门打卡地。春节期间,太原市博物馆为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开放馆内所有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