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的同时,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公摊面积在中国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购买房屋时的房屋总面积实际上由套内建筑面积再加上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即居民楼的楼梯、走廊、电梯井等公共区域,费用由所有购房者共同分摊承担。
来源:【海报新闻】7月28日下午,合肥市召开专题会议,指出要探索“取消公摊面积”,商品房销售按套内面积计价。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对于取消公摊面积的影响和小区共有建筑面积的保障问题倍感关切。公摊面积问题一直是中国楼市的热点之一。
房屋“公摊面积”的概念,最早是由香港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霍英东于1954年提出的,他最早创建了一户一户卖房的方法,并采用“公共契约”的形式将公共部分的费用分摊给每位业主来承担,这也是“公摊面积”的雏形。
本报记者 陈靖斌 广州报道近日,“女子买69平方米公寓有37平方米是公摊”引发关注,进而引发了众人对于“公摊面积能否取消”话题讨论。在新浪新闻发布的“你能接受多少比例的公摊”投票话题上,9.5万人参与的投票有8.
近些年买楼房的人都知道涉及到“公摊面积”的问题,有人传说最开始是香港富翁李嘉诚所为,也有人说是霍英东首先提出来的,不管怎么说,公摊面积始于香港,成长于大陆,进一步发展成卖楼花,如今看到县城里一些几个小区烂尾楼,不由得让人心情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