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过程中,双方往往会互赠礼物,甚至在谈婚论嫁时,男方会按照习俗向女方支付一定数额的彩礼。然而感情破裂时,这些曾经“爱的见证”却可能会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彩礼和恋爱期间的赠与有何区别?一旦发生纠纷,法律又是如何界定的呢?
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15日讯 近年来,多地“天价彩礼”现象愈演愈烈,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风气和稳定。今年2月1日起,最高法新施行的《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彩礼规定》)针对彩礼问题做出了新回应。
最高人民法院介绍,关于返还彩礼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规定了三种可返还情形,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已办理结婚登记但确未共同生活以及彩礼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近年来各地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对此,最高人民法院1月18日发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彩礼问题规定》),通过明确裁判规则,引导人民群众更加理性地看待彩礼问题,该规定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
央视网消息(记者/杨绎霏 阚纯裕 剪辑/杜安琪):“彩礼”是传统婚嫁习俗之一。近年来,多地彩礼数额持续走高,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也呈上升趋势。有人礼尚往来、点到为止;也有人将彩礼看作衡量爱情的秤砣。如今,彩礼不仅涉及夫妻和双方家庭,还延伸至社会领域,成为一些极端案件的导火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先藕洁)近年来,多地彩礼数额持续走高,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为妥善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平衡双方利益,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4年2月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彩礼作为我国传统婚嫁习俗,有广泛的社会文化基础。近年来,多地彩礼数额持续走高,形成攀比之风。
近年来,多地彩礼数额持续走高,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为妥善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平衡双方利益,最高人民法院18日发布审理涉彩礼案件司法解释,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彩礼认定范围、彩礼返还原则、诉讼主体资格等重点难点问题予以规范。
□周云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彩礼认定范围、彩礼返还原则、诉讼主体资格等重点难点问题予以规范。彩礼在中国社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