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苗诗雨 每经编辑:孙磊在8月31日举办的2024泰达汽车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从中国动力电池前景展望看,高比能全固态电池与低成本、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对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同等重要。
界面新闻记者 | 庄键国内新能源汽车和液态锂电池技术路线引领全球,应当在全固态电池开发中,也建立起中国技术路线图。4月27日,在CIBF2024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作出上述表态。
每经记者:李星 每经编辑:孙磊2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预测,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轿车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5~2027年实现量产;第二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2030年实现量产;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3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林子)3月15日至3月17日期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在北京举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高层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技术体系,新能源汽车的上中下三场技术变革分别是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
中国日报6月3日电(记者 程钰)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CASIP)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研讨会于6月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欧阳明高作引导发言。
科技日报 2月15日至16日,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围绕“全固态电池材料创新与研发平台升级”主题,8位院士、60多位专家学者等与会者探讨全固态电池创新突破及挑战。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孙磊2024年被行业看作是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不少企业都先后对外公布了固态电池落地的时间表,这也让行业对固态电池的热情不断提升。固态电池的革新最重要体现在电解质层面。
“从目前全球固态电池研发进展的情况来看,固态电池技术工艺还没有成熟,大体上2027年前后才能实现小批量生产,距离大规模的量产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5月17日,动力电池板块异动走强。Wind动力电池指数(884963.W)涨1.83%,多只个股收涨,国轩高科(002074.SZ)涨停,尚太科技(001301.SZ)涨5.64%,当升科技(300073.SZ)涨3.47%。
9月27日,比亚迪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在2024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比亚迪已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固态电池的广泛应用还需要3~5年时间,且“3年比较艰难、5年比较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