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彻底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事件。而路易十六作为法国的国王,却经历了一段令人不可思议的历程,路易十六自己的人民推向断头台!不过路易十六的结果早有迹可循!一、革命的火种话说在18世纪末,法国是个封建专制的国家。而路易十六,作为法国国王,却并不善于治国理政。
就像是那句老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世界也是如此,总是会在按部就班、平稳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迎来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大量关键性事件于同一时间,在地球上的不同角落同时发生,这些时刻凝聚在一起,逆转当下、共同决定着世界的走向、甚至改写整个人类的命运。
1785年,百年难遇的干旱席卷法国,农作物大量减产,因为饥饿,农村哀殍遍野,城镇尸骨如山,祸不单行,1788年,极端天气再度来袭,使还没从灾难中缓过神的法国雪上加霜,加之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785年到1788年,法国的面包的价格涨了三倍,购买面包的支出占到家庭总支出的80%以上,这使得法国社会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政局动荡不安。
路易十六(Louis XVI,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绝对君主,他的统治时期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路易十六的生平充满了矛盾与悲剧,他不仅是一个受到时代局限的国王,也是一个在历史洪流中无法自拔的悲剧人物。
1789年5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这在当时的朝野上下,都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三级会议虽然从14世纪初,就开始在法国出现,并在扩张王权、征收新税、王位咨询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1614年混乱的争吵之后,175年间再也没有召开过。
一个是在大革命发生之前,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请求高等法院批准新税种,然而高等法院拒绝了他,财政大臣布里耶纳进行了大量妥协与斡旋工作,终于得到了高等法院的支持,大部分法官同意了国王的要求,然而就在投票之前,路易突然要求跳过投票环节直接完成注册,这一幕让所有人大为震惊,老一辈的王室成员奥尔良公爵直接起身抗议此举非法,而此时的路易十六却突然慌了,磕磕巴巴的说:“我不在乎…
看到标题,可能有人会不太信,皇帝还能被斩首?要知道古代历史上,皇帝可是至高无上的代表。而他的王后也是个“败家女”,甚至在老百姓没有面包吃时,有过这样的惊人之语,“没有面包吃,为什么不吃点心呢?”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上那位“傻皇帝”——司马衷。
路易十五和他的波兰王后一共生了十个娃,八个女儿两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只有太子和六个女儿,这样的成活率在当时的欧洲王室子嗣中相当罕见。主要是因为两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不是近亲结婚,子女成活率自然比其他王室高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