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为什么说老子思想是弱势群体的哲学?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提起老子,人们自然会想到他那深邃的《道德经》。然而,在易中天教授看来,老子思想并非仅仅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为弱势群体量身打造的生存智慧。这种观点,无疑会颠覆许多人的认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人。
△易中天谈大器晚成最近看了一段有关易中天讲解老子《道德经》的视频,他的一些观点再次颠覆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认知,他的解释有片面性和理解性的错误。在《道德经》里有老子很有名的几句话,后来演变成了耳熟能详的成语就是“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但是,要读懂道德经,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即使有着众多的解译版本,人们也同样云里雾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理解道家的思想,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悟性,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从事物的反面思考问题。
但诸子百家并不易读,除去儒家的四书五经外,胡适先生曾列过一个“二十二子”的书目清单:《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黄帝内经》《竹书纪年》《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山海经》。
原创着实不易,喜欢的话请大家关注点赞。结论先行:误读老子和《道德经》,绝不可能正确理解的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历史。文章较长,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易中天教授以前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讲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