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用数字量化的东西,我们总有种越大越好(或者越小越好)的思维惯性,特别是选车买车。汽车这个大型消费品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值衡量最多的消费品,比如说功率、扭矩、轴距、尾箱容积等等。那么有个问题就是数据漂亮就一定好了吗?
最近,一位车主在某汽车论坛吐槽自己的置换车经历:自己三年前花了50多万买了一台德系豪华SUV,当时新车刚换代以为物有所值,不料第二年就降了近10万元,到第三年自己去置换同品牌新车的时候,经销店给出的旧车置换价却只有30万元,残值差不多只有五成半,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去换购新车。
最近,乘联会(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国内乘用车市场新数据,系列数据一经公开,便在网上引发热议。老狐看了下,以下几个数据,值得大家关注:一、近 5 年( 2019-2024 ),虽然国内乘用车市场普遍降价,但乘用车零售均价却越降越贵。
现在很多人买车已经越来越不关注保值率了,但是如今新车迭代速度却在不断加快,消费者换车的频率也在加快,很多人买车后5年内就会萌生换车的想法,因此保值率在买车时依然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MPV保值率排行榜如下:根据以上榜单可以看到,2024年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