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26天的飞行后,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创造了世界探月史上新的里程碑!看视频回顾精彩瞬间!
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来自中国的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迹。“月背本没有路,我们来了,便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国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0月23日21时40分和12时进入月夜休眠。基于第22月昼全景相机拼接影像等数据情况,“玉兔二号”月球车在第23月昼期间向西北方向行驶。过程中红外成像光谱仪对一直径约为30厘米的岩块进行了光谱探测。
S. Gou, Z. Yue, K. Di, J. Wang, W. Wan, Z. Liu, B. Liu, M. Peng, Y. Wang, Z. He, et al. Impact melt breccia and surrounding regolith measured by Chang'e-4 rover. Earth Planet. Sci. Lett. 544, 116378.
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2021年5月21日,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已在轨稳定运行3周年,为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中继通信支持,确保了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已达到考核寿命要求,目前工作正常。
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在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并“养精蓄锐”之后,1月3日上午10点26分,低调得似乎都有些淡出公众视野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厚积薄发,完成了人类史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月3 日10时26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 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