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一出,瞬间冲上热搜,很多网友表示:“一觉醒来,我们的祖先竟然变成了鱼。”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在重庆、贵州等地志留纪早期距今约4.4亿年的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增添了我国又一个世界级的特异埋藏化石库,填补了全球志留纪早期有颌类化石记录的空白,首次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确切证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做客清华“学堂开讲啦”,从探寻人类的起源出发,溯源至距今5亿多年前寒武纪海洋中的一条小鱼,历数5亿多年来地球生命演化史中的九大事件,讲述了“从鱼到人”的演化历程。
寒武纪在距今约5亿年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在这一个时间段里同时出现的。相对于整个生物史而言,在短短两千多万年的时间里。突然就出现了包括我们祖先在内的各种动物。短时间内就涌现出了现生动物大多数的门类。但在此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却并没有发现太多祖先化石的证据。
我们都知道,生命是经过一代代繁衍延续下去的,除了无性繁殖的植物,都得有雌雄结合繁殖的过程,人类必须要有男性和女性的结合才能生出来,可是一代一代往上追溯就会出现个疑问:地球上最开始没有人,繁育后代的第一个男人和女人是从哪来的?
其实,不只是普通人,人类起源问题,也一直是科学家在苦苦探究的。因此,总览生命之树,严格意义上的直系祖先是不可能找到的,找到的永远只是或近或远的“表亲”,它们身上可能有很多真正直系祖先的特征,但也有一定比例自身独有的特征,但哪些是祖先特征,哪些是独有特征,往往并不容易确定。
“先有男还是先有女?”如今往深了想,地球上本没有生物包括人类,那么第一个人究竟从哪来的?45亿年前,在浩瀚的宇宙当中,从太阳星云中逐渐演化为一个球体,当时这个球体表面满是熔岩,犹如正在燃烧的火球,不断喷发出滚烫的岩浆,这便是最原始的地球。
人类的起源一直是一个迷,人类到底是地球自身的产物,还是来自于外星生物?生物学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无论古生物学、遗传学、组胚学、解剖学、比较生物学、系统发育学、分子生物学/人类学,还是神经科学,都对人类起源有着强有力的支持。
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期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自然好书奖”推出了“自然好书乡村阅读云分享”视频课,由思源·新浪扬帆公益基金协办,淘小学、野生小伙伴等平台支持,主要面向乡村小学学生,展开自然知识在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