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处了解到,近日,京密引水渠开启大流量输水,向潮白河、北运河两大流域进行地下水回补。京密引水渠开启大流量输水据了解,当前大流量输水的日均输水流量为33立方米每秒,日输水总量约290万立方米。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京密引水渠开启大流量输水本报讯(记者 王天淇 通讯员 王天泽)记者从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处了解到,京密引水渠日前开启大流量输水,向潮白河、北运河两大流域进行地下水回补。据了解,当前日均输水流量为33立方米每秒,日输水总量约290万立方米。
【来源:北京日报】本报讯(记者 王天淇 通讯员 王天泽)记者从市京密引水管理处了解到,京密引水渠日前开启大流量输水,向潮白河、北运河两大流域进行地下水回补。据了解,当前日均输水流量为33立方米每秒,日输水总量约290万立方米。
北京市2024年秋季生态补水已全面启动,本次生态补水期间,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对下游河道进行全境水源回补,顺义区的补水路线分为西部、东部和中部三条,首次通过小中河向下游补水。截至目前,补水量已达927万立方米。小中河上游段水位上升。
说到北京的“水”,脑中顿时闪现出北海公园波光倒影中的白塔,耳边也回荡起少年时代熟悉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时光推移,眼帘里又会浮现龙潭湖的波纹和陶然亭的浪花,密云水库的一叶小舟,人在画中游,卢沟桥上数不清的石狮子活灵活现……有北京“母亲河”之称的永定河贾岛(一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城建集团获悉,作为南水北调重要配套工程之一的海淀区温泉水厂项目近日实现首批单体建筑封顶,预计年底将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根据计划,整个温泉水厂建设工程将于2025年年底前完工。届时,京密引水渠的“南水”将在这里经过处理后,由市政管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本报讯(记者 解丽 通讯员 杨东明)近日,北运河流域2024年生态补水完成收尾,北运河管理处全年生态补水调度保障工作也顺利收官。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运河管理处获悉,南水北调以来,北运河承接了绝大部分市区再生水的输配。北运河管理处多措并举,助力通州区南部水网生态补水发挥最大成效。
▶今日天气今天早晨有轻雾或雾,白天晴转多云,北转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17℃;夜间多云转阴有小雨或零星小雨,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8℃。今天早晨能见度较低,出行注意交通安全;今夜至明天有明显降雨,明日气温下降,外出注意防雨并及时添衣保暖。
本报讯(记者解丽通讯员韩翟常鹏程)近日,随着怀柔水库峰山口输水闸缓缓开启,标志着怀柔水库通过京密引水渠首次向昌平新城地表水厂试运行阶段供水。昌平新城地表水厂今年4月开始试运行,前期已通过密云水库调蓄工程采用南水北调水源试供水,较上次供水不同的是,本次采用怀柔水库水源试供水。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8月25日夜间至26日白天,北京再迎强降雨。在本轮降雨中,城区降雨量不小,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朝阳区管庄站。8月26日,记者探访北京防洪排涝格局中“东排”系统的最重要点位——龙潭闸,它将为“东排”至通惠河的雨洪水减轻压力。
从北京市区驱车沿京藏高速一路向北,抵达昌平东沙河河畔,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就坐落于此。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是元代京杭大运河最北端水源,亦是千年运河的水源承载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公园入口是一座仿元代建筑风格的楼阁式牌楼,前牌匾刻“龙泉漱玉”,后面刻“运河源流”。
北京是座严重缺水的超大城市。2014年12月27日,来自湖北丹江口水库的清澈江水,沿着千里长渠一路北上,终于来到北京,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十年来,滔滔南水,润泽京华。不仅流入京城千家万户,也助力泉眼复涌河湖复苏,重新塑造了首都的水资源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