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中国科研人员对玉兔二号雷达探测数据开展了深入研究,获得了嫦娥四号着陆区月壤和浅层精细结构等重要发现和认识,显示这一区域曾经历过多次小天体撞击溅射物的堆积和火山喷发事件,揭示了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盆地的演化历史。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12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洋研究员团队基于“嫦娥四号”巡视器获取的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与光谱数据,首次在月表原位识别出年龄在100万年以内的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残留物。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在经历了亿万年天长地久神奇磨合后,地球自转周期恰好等于月球公转周期,但造成的结果却是月球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尽管美国在上世纪将人类足迹第一次留在月球,但这也是在月球正面留下的痕迹,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从未被人类揭开。
月球背面已经证实没有任何外星人及外星人基地,所有的说法都是谣传或者科幻。文/记者 李鹏 编辑 陈永杰近日,“嫦娥四号”2020年前将择时发射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测的消息吸引了很多人。这意味着不久以后,中国针对月球背面的探索即将开始。这项探索一旦成功,将成为世界首次。为什么是月球背面?
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准备发射到月球背面进行着陆,一旦成功,我国将成为国际上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测的国家。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选择月球背面着陆?探测月背的意义何在?“嫦娥三号”落月虹湾“嫦娥”选虹湾的5个因素此前,“嫦娥三号”在月球上的着陆点就非常有讲究。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月3 日10时26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 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中国的嫦娥四号在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并“养精蓄锐”之后,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嫦娥四号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