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致庸我国著名文学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抱愧山西”一篇中写了这样一群人。他们艰苦奋斗,年少离家,数载方归,披星戴月只为换一家富足。他们宽和仁厚,借出去的账目收不回来,绝不会再刻意为难。有那么一两个穷途末路还不上钱的人,真诚实在地认个错,说明情况,他们也能一笑了之。
一近年常常想起乔佖先生。三十多年没见乔先生了。直到去年才辗转打听到先生已于2014年12月去世了。认识乔先生,自然因为他是钱锺书先生在清华大学正式指导过的两位研究生之一。1986年夏天,忘了是谁告诉我,上海师大外文系教授乔佖曾是钱锺书先生的研究生。
文/麒阁史观编辑/麒阁史观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秉持着“烧光、杀光、杀光”的三光原则,日军将魔爪伸向了乔家大院中。然而当他们来到乔家大院的门口时,却看到了门口悬挂的东西,瞬间被吓破了胆,并放弃了抢劫乔家大院的念头。
中新社太原11月30日电 题:乔家家规是怎样成就晋商传奇的?——专访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林柏中新社记者 杨杰英晋商是中国明清时期最重要的商帮之一。晋商家规家训是家庭伦理精神和商业精神相融合的产物,同时也受到了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