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体里,肾脏如同一个“垃圾处理站”,每天不停地过滤血液,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身体的新陈代谢。有时候肾脏会出现“故障”,使人体各个器官都会受影响,比如多囊肾病。多囊肾作为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那么,多囊肾到底是什么疾病?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一般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多囊肾,发病率1/1000-1/400,其特点是双侧肾脏形成多个囊肿,囊肿进行性生长,破坏正常的肾脏结构,部分患者会进展至尿毒症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只是血肌酐升高,但是尿常规正常,肾脏是不是没有问题? 一般来说,肾脏病早期阶段,患者的尿常规会出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当病情逐渐发展的时候,出现肾功能下降才表现为血肌酐升高。所以,有些患者疑惑,尿常规既然是正常的,只是血肌酐升高,肾脏是不是没有问题呢?
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囊肿进行性增大,最终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这类患者除了及时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防护,具体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专家来解答。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的肾病,肾脏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囊肿,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些囊肿也会长大,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压迫肾脏,甚至会导致尿毒症等,危及生命。那么得了多囊肾怎么办?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中医学认为多囊肾属于“积聚”“虚劳”等范畴。
成人多囊肾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人群发病率为2~4/10000,通常是由位于16p13.3的PKD1基因突变所致,致病基因存在两种来源方式,分别是源自亲代遗传和新发突变,绝大多数先证者父母亲已具有多囊肾表型和致病基因,仅有8%的病例来自新发突变。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史月 记者 梅书华)前不久,潘女士的儿媳妇在备孕,一家人却有些焦虑。原来,潘女士患有多囊肾,这是一种慢性肾脏病,她的父亲因尿毒症去世,她的哥哥和姐姐也都患有多囊肾,且已进展成尿毒症,需要做肾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