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可转债市场经历了一轮蓬勃发展,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交投活跃度,均持续创新高。数据显示,2017年初,市场上仅有16只可转债,总规模不到400亿元;过去六年标的数量和规模都增加了几十倍;截至3月10日,市场共有502只可转债,总存量达到8567.99亿,较年初增长188.
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第一财经联合招商证券推出“私募基金月度观察”,通过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群体的持续调研,感知资本市场的阴晴冷暖与高质量发展脉络。
日前“闪崩”的兴瑞转债再次刺激了可转债市场。9月12日,兴瑞转债开盘后持续下跌,最终收盘大跌19.90%,连续两日大跌。在兴瑞转债的带动下,近日绝对价格较高且转股溢价率偏高的“双高”转债整体表现低迷,“泡沫债”或将进入“挤泡沫”模式。
在权益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年内可转债市场表现整体稳定,被不少投资者视为最后的“避风港”。但是近期可转债行情持续下行,最后的“避风港”也翻起波涛。多位市场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期可转债市场回调的原因复杂,股市、债市的低迷都压抑了可转债上涨的空间。
IEEE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Technical Committee 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语音对话及听觉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学术和知识产权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