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医疗事故,医患纠纷,医疗事故和隐患纠纷只能愈演愈烈,有鉴于此,确保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在全国各地所有的医院,实行类似航空安检的门禁,不仅是有必要,而且是非常有必要。
医院设立安检门是在胡闹还是势在必行?一定就能防范伤医事件的发生吗?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医院我身边真实的事件。08年还是09年我忘了,我老爹因为疝气做手术要住院,当时进医院时也有安检门,还有保安要扫描一下。因为我们那段时间管的也很严,懂吧我就不多说了。
近段时间以来,温州杀医事件发生后,不仅在舆论场闹得沸沸扬扬,尤其不少医院迅速的过度反应,一夜过后,增设了许多先进的安检设施并增加了巡逻安保人员和安保设备的配载,让医患矛盾纠纷这一话题,又进一步推向了舆论的风囗浪尖,再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
网传,面对暴力伤医生事件不断发生的严峻现实,有的医院已开始实行安检。也就是说,医院也要像火车汽车轮船飞机一样,想进去就必须接受全身安检,确保未携带危险品之后才能进入。这样搞,当然是为了医生安全,出发点没有问题。但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医院安检,纯属于瞎胡闹。
早在2020年6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其中提到“医院应当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根据需要在医院入口或者重点区域入口进行安全检查,严防禁限物品进入医院”。图为2020年7月12日,北京儿童医院增设统一安检入口。
2024 年 7 月 19 日中午 13 时许,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李晟医生在门诊诊疗时,突然遭到一男子持刀伤害,虽经医院第一时间组织多方专家联合救治,可终因伤势过重,于当晚 21 时许不幸去世。
自从温州医院病人杀医生的事件发生后,从网上看到许多医院都增设了安检。增加了保安。这种措施看似增加了一层安全屏障,其实不过只是一种形式,归根结底还是治标不治本,其结果只能是简单的确保刀具不能进入医院。但好好想一想,正常人都能想明白。病人到医院是看病的,没事儿带刀做什么?
据说,正在工作中的医生李晟被人杀害后,一夜之间,好多医院都增设了安检门,有的医院还安排了保安不停地巡逻。毫无疑问,这些措施能对医生的人身安全或多或少起到一些保护作用。但是,笔者认为这些措施对医生的保护作用是间接的,是有限的。安检门只能“过滤”掉凶手携带的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