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走天下路,难过乌江渡。”1935年1月,按照猴场会议做出的决定,红军开始向黔北地区挺进。而此时,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被称为“天险”的千里乌江。乌江,是贵州最大的河流,江面宽200余米,水深流急,两岸悬崖绝壁,难以攀登,素有“乌江天险”之称。乌江对岸有黔军教导师一部凭险防守。
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多人。周恩来于1972年回忆道:“在进入贵州前后,就争论起来了,开始酝酿召集政治局会议了。从黎平往西北,经过黄平,然后渡乌江,达到遵义,沿途争论更激烈。”
乌江风光。娄山春 摄(遵义图库发)文︱王一多家喻户晓的红色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唱到:“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当年,红军不止一次渡过乌江,迂回曲折,化险为夷,最终跳出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走遍天下路,难过乌江渡”。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省黎平县召开会议,讨论红军战略行动方针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指出“鉴于目前所形成之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已经不可能并且是不适宜的”,决定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避免遭敌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