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0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系列报道《算力——新的关键生产力》第二篇:大模型,需要的算力有多大?在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记者见到了几个与众不同的机柜,它们有专门的存放空间和设施。
“把算法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这是我从创业初期就有的梦想。” 华院计算创始人、董事长宣晓华表示。成立于2002年的华院计算,可谓国内算法和AI的最早探索者之一,多年来始终致力于算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面对当前的大模型浪潮,宣晓华仍保持了理性和冷静。
港股AIGC概念股开盘走强,持有多只科网股的恒生科技指数高开震荡,成分股多数上涨,商汤-W涨超5%,比亚迪电子涨超4%,众安在线、百度集团-SW涨超3%,万国数据-SW、中芯国际、携程集团-S、海尔智家等跟涨。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博时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现涨0.
随着AI模型从单模态向多模态演进,引发人工智能新一轮竞赛。在4月9日“数·算·网”融合发展暨粤港澳大湾区(南山·前海)算力服务联盟第一期交流研讨会上,深圳数据交易所发布了大模型训练数据路线图,并联合开放算料联盟发布500个垂直行业多模态算料集。
来源:【中国城市报】金山办公大模型WPSAI官网上线,京东推出言犀大模型,佳都科技发布知行交通大模型、华为发布大模型时代AI存储新品……连日来,关于大模型的消息让市场应接不暇。用“百模大战”来形容当下大模型的火热程度一点也不夸张。
5月21日,阿里云抛出重磅炸弹:通义千问GPT-4级主力模型Qwen-Long,API输入价格从0.02元/千tokens降至0.0005元/千tokens,直降97%。这意味着,1块钱可以买200万tokens,相当于5本《新华字典》的文字量。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引发了全球算力需求的进一步增长。迎接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中国的算力增长点在哪里?什么样的算力更精准高效?记者日前采访业内专家,前瞻算力发展趋势。大模型呼唤“大算力”在全球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浪潮中,大模型是一个关键词。
过去的三个月里,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发布了79个参数规模在10亿以上的大模型,可以说“百模大战”已经开始了。行业沸腾的背后,各家模型实力究竟如何?大模型技术未来将会如何演进?它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