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的现场摄像机把那历史性的一幕给记录下来了。当时美国代表提出让乌克兰用未来50年的矿产开采权去换援助,泽连斯基一下子就站起身离开了座位,只留下一句话“乌克兰不是殖民地”。这记强硬回击,直接撕破了美国伪善面具。
在国际政治舞台的镁光灯下,慕尼黑安全会议向来是各国政要交流、博弈的重要场所。然而,近期的一次会议却因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一番言论,掀起了欧美关系的惊涛骇浪,让整个欧洲为之愤怒,也吸引了全球目光聚焦。但在这看似清晰的事件表象之下,是否隐藏着更为复杂且值得怀疑的真相呢?
央视新闻 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国际局势紧张、全球秩序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落下帷幕。会议期间,多位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就乌克兰危机、欧洲战略自主、国际秩序重塑等热点议题展开激烈讨论。然而,会场内外的交锋反映出欧美在安全政策、对外战略以及经济利益上的深层矛盾。
2月14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丽国副总统万斯的尖锐批评,让长期跟随美丽国的欧洲国家感到前所未有的冷漠。万斯不仅避开了与德总理朔尔茨的会面,反而与德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密会,这一举动在德政坛投下重磅炸弹。正文:万斯的言论迅速在欧洲引发连锁反应。
峰会前奏:风云将起在国际政治的大棋盘上,慕尼黑安全会议一直是各方势力纵横捭阖的关键舞台。它创办于 1963 年,前身为 “国际防务大会” ,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举足轻重的年度论坛,素有 “防务领域的达沃斯论坛” 之称。
会议上的美国副总统万斯慕尼黑安全会议的风云突变第61届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本应是国际政坛的一次高端对话,却意外地成为了一场外交风波的焦点。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一系列举动,不仅让东道主德国措手不及,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人民日报记者 刘仲华、刘赫2月16日,为期3天的第六十一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闭幕。会议期间,各方围绕欧洲安全、俄乌冲突、中东和平等全球安全议题进行了讨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与会各方仍在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
此次会议基本确认了美欧之间传统的盟友关系已彻底瓦解,并预示着未来的全球格局将不再有如过去那样密切合作的局面。可以说,未来的国际秩序将由少数几个大国主导,其他国家则处于次要地位,即便是欧洲也不过是一个配角。
为期3天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2月14日在德国慕尼黑开幕。美国副总统万斯以“欧洲最大威胁来自内部”、欧洲背离了“基本的价值”、批评欧盟委员会和德国移民政策等尖锐言论,引发来自欧洲代表的“强烈不满”,几乎点燃美国和欧洲关系的火药桶。
人民网慕尼黑2月16日电 (记者刘仲华、刘赫)2月16日,为期3天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落下帷幕。约6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50位部长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和各国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等,围绕全球治理、气候变化、国际秩序及地区冲突等议题进行了对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