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对国内外采取开放政策,努力让全国和世界了解朝气蓬勃的延安,了解延安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崭新面貌。陕甘宁边区的开放政策和红色延安革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着国内外一切抗日力量和进步人士到延安参观访问。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延安注定是一座光辉的城市。在红军顺利长征之后到抗战结束,整整十三年的时间里,延安一直是无数青年心目中的革命圣地。如今的人们很难想象,在当年,曾有无数青年不远千里,放弃了在大城市的优渥生活,风尘仆仆的赶到延安,过起了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
抗战全面爆发后,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克服种种艰辛困难来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要求奔赴延安,也是在这个时候,延安培养了大批抗日干部,他们先后奔赴抗日根据地去参加革命,与日军战斗,同时还有大批文化人也纷纷来到这里,以笔为枪,创作出了无数鼓舞人心的文学艺术作品。
因此,1884年10月,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子午线大会中,与会各国确认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并将之作为计算地理经度的起点和世界时间的起点,并以此分别将全球划分为东、西12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中心经线间隔15°,时差1小时。
1938年10月,丧心病狂的日军将魔爪伸向了重庆,重庆市区从此陷入一片黑暗,整个重庆每天都处于狂轰滥炸之中,许多无辜的人民因此丧失了生命,这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重庆大轰炸”,然而,延安跟重庆一样都有相似的军事政治地位,但为何当时延安并没有遭受到日军如此频繁的狂轰滥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