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些整天没精打采,干什么都提不起来劲儿,动不动就拉肚子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脾胃肯定是不足的。有一个中成药呢,叫做参苓白术丸,既能健脾除湿,又能益气和胃,所以很多人啊,觉得自己脾虚了,就上药店买一盒参苓白术丸吃。
参苓白术散能健脾祛湿,很多人觉得身上湿气比较重的时候就会用它来调理,但有一种人不适合长期服用的,因为容易上火加重病情,那么这种人是什么人呢?普通人长期服用参苓白术散,身体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今天我来告诉你!
第一,脾虚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开始出现痰多,感觉嗓子里老是有痰,身上感觉很困重,像背了一座大山,走不动路,嘴巴黏,大便总是冲不干净等情况,而且舌苔特别厚腻,这时就不能用参苓白术丸,因为这种是脾虚之后,湿气不能及时排出去,堆积成了痰湿,如果不解决痰湿就用参苓白术丸的话,容易出现淤滞化热、上火的情况,因此调理的时候应该在参苓白术丸的基础上,搭配一些化痰的药,比如六君子汤、二陈汤等等。
生活中,很多人一照镜子,看到自己的舌头上有明显的锯齿状齿痕,就觉得自己是脾虚了,于是就去吃一些健脾之类的中成药,比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子丸等,赵医生在这里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的齿痕舌都是脾虚导致的,如果你的舌头长这样,千万别碰参苓白术散!
很多朋友都喜欢自己乱用药,看到自己符合哪个药的症状了,就开始自行服用,像这种没有辩证就随便用药的行为是不提倡的,因为有些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的,用错了反而还会加重症状,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三个常用中成药的适用禁忌。
湿气重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四肢沉重乏力,食欲减退,平时动不动心烦焦躁,头面部爱出油长痘,或者是嘴里发苦,小便黄,大便黏腻等情况,那这多是湿气重日久生热化为湿热重了,这时候就不能乱用参苓白术散了,因为参苓白术散并没有清热的作用,并且参苓白术散中的人参比较滋腻,白术药性比较燥,反而会加重湿热的情况,所以,这时候我们在调理上就需要以清热燥湿为主,可以参考三仁汤作加减调理。
归脾丸、逍遥丸、参苓白术丸,作为家中常备的中成药之一,绝大多数人对它都非常熟悉,但是随着现代医学以及中药的发展,这些“老药”再次回归临床,被层层剖析,焕发出新芽,有了很多的新作用,小妙今天就好好跟大家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