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货币M1数据正式按照新的统计口径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M1统计口径。此次修订,将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M1,不影响M0、M2的统计口径。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202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修订M1的统计口径,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M1的统计中。修订后的新口径在2025年1月启用,数据预计于2月上旬向社会公布。消息一发布,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修订M1的统计口径,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M1的统计中,新口径在2025年1月启用。M0、M1和M2,是什么意思?与企业和百姓又有什么关系?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流动性。大多数人赚到了钱,会存起来慢慢花。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4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2024年年12月初,央行发布公告修改了狭义货币(M1)的口径。在回应相关问题时,央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表示,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自建立以来,经历过四次较大程度的调整。
21世纪资管研究院 吴霜 实习生杨琛琦 综合整理一、监管和政策1、保险业协会发布两项工作指引,为储能领域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参考12月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保险业协会”)发布《抽水蓄能电站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电化学储能电站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下称《工作指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 北京报道 12月2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12月13日,央行公布11月金融数据,M1(狭义货币)同比下降3.7%,较上月回升2.4个百分点,反映经济活动企稳向好,社会信心有所改善。央行近期公告,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的M1统计口径。M1到底是个啥?新的统计口径会带来什么变化?会影响你的钱袋子吗?
2025年1月金融数据即将出炉,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人民银行将公布的金融数据将有一个重要变化:正式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即加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两个“新成员”。由此,新一期金融数据备受市场期待。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12月2日,人民银行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自明年1月份数据起,人民银行将个人活期存款、非银支付机构备付金纳入M1统计范围,预计将于明年2月上旬向社会公布。M1反映的是流动性极强的货币,过去包括流通中货币(M0)和单位活期存款。
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此次M1统计口径修订,是在现行M1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2月14日,2025年1月金融数据重磅出炉。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人民银行正式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即加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这也让开年金融数据备受市场期待。数据显示,修订后的M1实现增速由负转正,1月末,M1余额112.45万亿元,同比增长0.
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此次M1统计口径修订,是在现行基础上,纳入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这两项金融工具目前包含在广义货币(M2)中,尚未包含在M1中。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2月2日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优化货币供应量统计,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这两项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纳入狭义货币(M1)统计。此次,M1“纳新”,有两项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被纳入新统计口径。这是出于何种考虑?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1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2.45万亿元,同比增长0.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当月净投放现金1.4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