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除了大家熟知的《聊斋志异》外,还创作了不少诗、词、散文和俚曲,他的作品还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历家文》、《农桑经》、《药崇书》等关于历法、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还创作了《宋七律诗选》和长篇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
考究《蒲氏世谱》,蒲家在明代中进士者仅一人,而且官不过知县,大多数人的成就同后来蒲松龄也只是一时瑜亮,说是书香世家,其实不过是山东省济南府治下某县能吃上皇粮的秀才家而已,蒲松龄居然就敢自诩为唐代名门望族,的确需要一些勇气。
蒲先生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享年76岁,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顺治十五年,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第子员”,就是在县、府、道3次考试中,连续以3个第一考中秀才,文章深得当时山东学道、著名诗人施愚山赏识,一时名声大振。
简介:蒲松龄(公元1640一1715年),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淄川(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屡试不中,在家乡教了40多年的书。蒲松龄把长期收集到的民间传说,总结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中国的“短篇小说之王”。
文|刘永加大家都知道,蒲松龄(1640-1715)是清代山东淄川人,著名志怪小说《聊斋志异》的作者。但是,有人可能还不知道,蒲松龄的诗也写得非常有味道,尤其是他在元宵节赋的诗,写出了当时的时代风貌以及个人的际遇。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他两次参加乡试未中。
在中国一提到鬼,如果说最惊恐的故事,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画皮》,那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聊斋,再接下来就是理所当然的想到被人们称为“聊斋先生”的蒲松龄了。且不说你看过多少鬼故事,单就说“描神画鬼”的蒲松龄到底是怎么死的,大多数人还真未必知道。
潮新闻客户端 杨新元一最近经常上热搜的非刀郎莫属了。从7月19日带着《山歌寥哉》归来后,刀郎的《罗刹海市》不仅红遍中国,而且如一股飓风,席卷世界各地。凡是人多的地方,到处是“罗刹国向东二万六千里”的旋律。刀郎靠古人蒲松龄红遍地球;而蒲松龄也靠刀郎,在三百多年后又大红了一把。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因其著作《聊斋志异》,世人多称呼其为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蒲松龄一生著作非常丰富,除《聊斋志异》外,还有大量诗文与俚曲杂居,著有《日用俗字》《农桑经》《药崇书》《婚嫁全书》等杂著,《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等十四种俚曲,《闹馆》《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戏三出,以及《聊斋文集》《聊斋诗集》《柳泉词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