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在“好品非遗过大年”2025年新春非遗集市济南面塑的展位前,代表性传承人骆遂展示他近期创作的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五色蛇形面塑。骆遂从事面塑创作多年,一直致力于传承与创新济南面塑技艺。此次特意创作的蛇形面塑,融入了吉祥寓意,承载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来源:丹阳日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蛇年春晚大家都看了吗?无论是央视春晚还是各大卫视春晚,《白蛇传》作为拥有“蛇”元素的民间传说频频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剪纸、面塑……这些异彩纷呈的非遗技艺,勾起人们心中最为浓郁的年味。
在临沂客户端讯12月29日,在临沂市技师学院,该学院教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沂蒙面塑传承人韩红元在指导学生创作“金蛇”献瑞面塑作品。该作品创作历时30余天,身长6.6米、高近1米,蕴含顺心如意、财源广进、荣华富贵等传统寓意,迎接元旦和农历蛇年的到来。
在蛇年新春的脚步临近之际,位于泰安市宁阳县的泗店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活动。一场主题为 “金蛇献瑞 喜迎新春” 的面塑制作活动在这里精彩上演,不仅为校园注入了浓浓的节日气息,更让面塑非遗技艺在幼儿教育领域绽放新光。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新利 记者 顾潇)新年临近,扬州面塑市级非遗传承人孟晓红别出心裁,创作出100个“蛇元素”非遗面塑文创卡通作品,一个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将新年喜庆的氛围铺展开来,也让传统面塑“潮”起来。
12月27日,新年临近,山东省临沂市技师学院教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沂蒙面塑传承人韩红元(中)带领学生创作面塑。为迎接元旦和农历蛇年的到来,他带领学生创作了二十余种“蛇元素”非遗面塑文创卡通作品,一个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
“我希望通过非遗面塑的技法,制作出一系列福蛇作品,为蛇年增添一份传统韵味。”近日,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徐祎,在徐汇区田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童馨非遗•美育甜灵”——“巳巳如意”非遗面塑蛇摆件活动。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乙巳蛇年越来越近,贵州各地把“蛇”元素和非遗技艺融合起来,制作蛇年纪念品,让传统文化更增年味。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10多名苗族画师创作了多幅蛇年主题平坡苗族绘画作品。
【来源:扬州网_扬州民生】“五谷丰登 阖家欢乐”主题的面塑成品。张孔生 摄扫码观看扬州发布面塑大师制作“蛇面塑”的视频。龙年即将过去,蛇年即将到来。面塑大师何燕兰特地设计制作了一组“蛇面塑”喜迎新年。面塑作品是如何制作的?她制作的“蛇面塑”是啥样?记者带你一同来欣赏。